绽放生态画卷 书写绿色未来
大会发布《生态文明·济南宣言》。
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区,济南元素引起代表们的浓厚兴趣。图为与会代表积极参与名泉集章打卡,了解泉水文化,感受泉城风情。
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庆虎(左)出席会旗交接仪式,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张波(中)向下一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举办城市授旗。
2023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实现整个大会活动“碳中和”。图为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红(左一)接收碳中和认证证书。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十月的济南,名泉欢涌,层林尽染,叠翠流金,风景如画。
10月28日—29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年会以“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主题,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共同主办。
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出席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对第七批10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了授牌命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分别作主旨演讲。
年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科学研究与解决问题、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融合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济南市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的积极探索和宝贵经验,济南年会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发布《生态文明·济南宣言》,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认识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全面推进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建设。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济南年会是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之后举办的全国性生态文明建设盛会。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济南年会以‘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主题,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贡献。”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青松介绍说。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在年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今日的山东岱青海蓝,山清水秀,一幅全民参与、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山东省将以济南年会为契机,与各方一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各领域的交流合作,让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地造福人民,共同谱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表示:“济南因泉水而闻名,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独特自然禀赋,赋予了这座城市鲜明的生态文明底色。本次年会对于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学习先进经验,加强合作交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山东作出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山东省始终锚定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走在前、开新局”目标要求,把建设美丽山东作为担使命开新局的重要举措,以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山东省统筹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四大原则,编制发布《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通过纲要引领美丽山东建设,重点在打造秀美空间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统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着力提升环境品质、守牢环境健康安全底线、统筹建设同美普惠城乡、传承弘扬生态文化、提高现代环境治理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突破。
围绕蓝天、碧水、净土,山东省实施聚力攻坚,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黄河三角洲、东平湖、南四湖、泰山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珍稀动物在山东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先后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总数居全国第一方阵。组织两届生态文明“十强县”评选,开展省级生态示范建设活动,97个地区成功创建达标。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山东连获“优秀”等次。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全省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95.4%。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首次在北方城市举办就选择了泉城济南,这是对山东省以及济南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最好褒奖。会议期间,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对第四批省级示范建设命名单位进行授牌,进一步扩大示范建设工作的影响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走深走实。
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研讨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瓶颈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作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一项品牌活动,已先后在苏州、珠海、成都、杭州、福州、海口、惠州、南宁、十堰、南昌等地成功举办十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为主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讨、总结经验、形成共识、推进工作,成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工作的重要平台。
本届年会,举办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论坛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并同期举办10个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碰撞智慧,交流观点、探索规律,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美丽中国基础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在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具有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生动实践样本。
“我们完善制度体系强支撑,向绿色机制要活力;聚焦生态保护主战场,向绿色环境要潜力;构建产城融合新格局,向绿色发展要动力;营造生态环保大共识,向绿色风尚要效力。今天的历下,生态优先已成共识,绿色发展深入人心,‘两山’实践卓有成效。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优质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历下人民的‘幸福不动产’。”作为国家级“两山”基地获奖代表,济南市历下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福涛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论坛上分享历下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加快‘两山’转化步伐,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推动绿水青山‘生态颜值’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坚持为群众种下‘绿色’希望,为产业贴上‘绿色’标签,为城市书写‘绿色’未来,全力以赴交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下答卷’。” 杨福涛说。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10个平行分论坛分别关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区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流域协同保护论坛、城乡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气候变化适应、“无废城市”建设、大气污染防治、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生态文明等议题。
其中,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论坛以“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享交流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旨在推动建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循环利用有机结合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新路径,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流域协同保护等议题,是论坛年会首次关注并举办专题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技术、经济和管理体系,流域水生态评估、生态补偿制度设计与政策创新,流域协同保护管理的实践经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深入研讨,碰撞观点、交流经验。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张波介绍说:“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我们将探索专题工作组机制,聚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研究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努力在促进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科学研究与解决问题、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支持帮助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以局部突破带动全面工作。”
发布生态文明济南宣言,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践
从“人、城、水”和谐共生的大明湖,昔日“臭水沟”而今华丽变身的华山湖,退渔还湿重现“江北明珠”的白云湖,到鱼鸟翔集宛如世外桃源的济西湿地,188种鸟儿流连忘返的雪野湖,一幅幅精美的照片,述说着济南的环境之变,展现着泉城的生态之美。
“我们济南不仅有大家熟知的趵突泉、珍珠泉,还有栖身闹市的黑虎泉、白石泉,有藏身公园的金线泉、无忧泉,有隐于街巷的腾蛟泉、起凤泉,欢迎大家实地打卡,领略济南泉水文化。”小小的名泉集章打卡台,吸引诸多代表围拢过来,以“泉”为脉,引领大家走进生态泉城……
专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交流展示,是本届年会的一大特色。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区,山东元素、济南特色涌入眼帘,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展示和互动,让人目不暇接。
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庆虎介绍,2022年11月,济南市成功申办2023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成为首个举办年会的北方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筹备工作,专门成立高规格的执委会,制定筹备工作方案,吸收借鉴往届成功经验和做法,紧紧围绕本届年会主题,高起点策划,全方位、多层次展现济南特色元素。
在主标识设计上,济南市将“泉水、青山、绿叶”等元素,融入“莫比乌斯环”;在吉祥物设计上,创作了“叮咚”形象作为虚拟代言人;在宣传片制作上,以《天下泉城 魅力济南》为题,从“山泉湖河城”五个维度,全方位展示济南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近年来,济南市坚持举全市之力守护泉城生态环境,相继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首批国家海绵城市和“三线一单”试点城市,以及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碳监测评估试点城市等,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率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7个国家级和两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省生态文明强县,成果总数列全省首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闭幕式上,宣读发布了《生态文明·济南宣言》。《生态文明·济南宣言》指出,近年来,山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山东担当、贡献山东力量。济南市依托“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独特自然禀赋,打造黄河生态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典范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生态文明·济南宣言》倡议: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红说:“我们将以本次论坛活动为契机,学习兄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上,始终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守护好这座城市‘山泉湖河城’的特色风貌,为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济南新画卷作出生态环境新贡献。”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310/t20231031_44532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汶上举行辐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下一篇:潍坊高新区从源头消除大气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