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入企问需 “心贴心”纾难解困
◆周雁凌 季英德
10月17日,在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污水处理站挥发性气体治理项目现场,污水处理全流程密闭,调节罐、隔油池、浮选池、污油罐、浮渣罐、生化池等产生的废气集中收集,通过管道送入RTO装置进行处理。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安全环保部环保专家尤洪坤说:“我们公司原来建厂时在郊外,但随着城市发展,现在周围是密集的城市居住区,公司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省、市、区三级生态环境部门到公司‘送法入企’帮扶指导时,了解到困扰我们的这个难题后,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帮我们出主意、想办法,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并协调相关部门加强资金支持,推动污水处理站挥发性气体治理项目和罐区VOCs气体治理项目加快建设,治理效果非常好,排放指标优于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厂区环境更加清洁。”
从“送法入企”问需献策,到排查原因确定治理方案,再到协调部门支持推动项目建设……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的异味治理,正是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大力推进执法普法工作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说:“为有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山东将执法与普法、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建立完善全省生态环境领域执法普法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执法普法’‘送法入企’系列活动,不断加大执法普法工作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生态环保力量。”
加强培训,拓展普法“广度”
普法工作的根本在于“普”字,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需要全域参与。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执法普法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市建立普法培训机制。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特点,有针对性地与企业集团、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环境守法培训,重点对企业负责人和环境管理人员进行守法教育。培训内容注重精准性和时效性,重点为新出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常见的违法违规问题等,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峰说:“为加强执法普法工作,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多措并举,不断扩大普法范围,加大普法培训力度,执法普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噪声法、固废法等知识竞赛活动,以赛代训,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活动期间累计46万余人次参加,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生态环境法治意识。”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积极落实执法普法责任制,着力打造预防式执法服务体系,创新开展“配餐式”普法。针对中小企业易存在法治意识薄弱、守法水平相对较低的突出问题,建立了中小企业普法帮扶培训机制,精心配好法治营养“大餐”,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专门授课,除讲授主要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外,还针对企业容易出现的环境违法问题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截至目前,已培训中小企业2000余家,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山东泉港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鹏说:“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来公司开展普法培训,宣讲法律法规、解读政策、帮扶指导,尽心尽力帮我们解决遇到的难题,我们非常感谢。最近公司的排污许可证在办理更新,需要我们和废水接收单位签订排放协议,约定排放限值,但一直联系不上污水处理单位。生态环境部门来公司普法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帮我们找到相关单位负责人,目前我们正在沟通协议内容,这可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全市部分镇街一线环保办、社区负责人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开展普法培训。在培训课堂上,执法人员从企业的环境义务和环境权利着手,解读常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最新标准,通过列举常见环境违法行为和法律后果,使企业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消除了环境管理方面的困惑,提高了守法经营、绿色经营的自觉性。
送法入企,传递执法“温度”
高大的水泥料仓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夺目,进进出出的车辆异常忙碌。在山东永正水泥有限公司,滨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的执法人员正开展“送法入企”活动,问需纾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手持执法人员刚递过来的“送法入企”服务手册,山东永正水泥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尹聪聪说:“今年我们公司改建9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项目后,为确保按时供货需要及时投产,必须迅速办理排污许可证。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来公司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给我们讲解了排污许可相关法律法规,并指导文件资料准备,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在办理完环评审批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就获取了排污许可证,为我们能够及时交付货物吃下了‘定心丸’,避免了公司违约的巨大损失。”
根据各行业和各领域特点,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要求各市结合常见违法行为,梳理相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要求、污染治理等内容,编制“送法入企”服务手册、普法读本或明白纸,在各类执法检查和指导帮扶中发放、解读,现场指导解决问题。全省还先后举办“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537场(次),接待企业2091家,解答环境法律问题2445个。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副局长刘继强说:“我们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内容,编辑‘送法入企’手册,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向企业进行发放,在执法现场解读最新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守法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和警示震慑作用,定期发布减免处罚、排污许可等类型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去年以来,共发布14批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机械加工企业,组织机械加工行业人员开展“普法培训暨送法入企业”现场会,就排污许可证管理、机械加工行业大气治理重点、环境违法风险防范与应对等方面进行了讲解,指导企业尽早发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降低企业环境风险。
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深化“执法+服务”理念,创新开展“惠企走访”活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行县级干部包保服务县(市、区),全体党员干部参与,深入企业走访,将企业提出的环保堵点、建议收集起来,助企纾困。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过程中推行说理式执法,按照“执法一次、普法一次、帮扶一次”的工作方式,针对排污许可证、在线监测等方面开展“面对面”的答疑服务。截至目前,山东省累计对中小企业发放“送法入企”服务手册4500余份,开展工业炉窑、绳网行业等专题普法培训23次。
扩宽渠道,提升普法“精度”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迅速发展,宣传渠道越来越广泛,各市充分利用线上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有力提升了普法“精度”。
山东通过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开设线上服务“云学堂”,打造“指尖上的便企服务”,向企业推送相关政策法规,点击量达23.1万次。开展全省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视频专题培训,3万余家企业观看,拓展网络普法新空间。组织开展生态环境安全第二轮“万企全员警示”活动,226万余人观看,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开展线上普法,截至目前,共发布普法相关宣传200余篇。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邀请律师事务所多方参与“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为企业长效发展出谋划策、答疑解惑。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利用威海环境视频号,在全省首推普法小视频——云课堂,同时还积极参加了威海广播录制普法宣传,执法人员将法律条文和企业常见的涉及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结合,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引导企业知法、懂法,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
威海三和涂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明说:“通过云课堂讲解环境法律法规的形式,大大增加了我们学习的热情,这样精准的普法形式既生动有趣,让我们更容易接受,还能切切实实提升我们的环境法律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310/t20231026_44473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山东金乡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一体化办理
>>下一篇:济南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