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逐绿而行描绘生态新画卷
为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日照市创新打造山东省首个碳普惠平台——“碳惠日照”,以“全民低碳,乐享普惠”为核心理念,鼓励和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图为“碳惠日照”上线发布仪式现场。
◆宋君
初光先照、海天一色,在山东日照这座城市生活,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日照蓝”频频刷屏微信朋友圈,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前来打卡;依海而生、与海相伴,今年上半年,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100%,15个监测点位均达到一类水质标准;生态立市、逐绿前行,全市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两年持续向好,生态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2022年,日照市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为96.21%,排名全省第二。
夯实责任抓落实 科学施策“提气质”
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日照市充分发挥污染防治攻坚专班作用和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作用,建立问题溯源及查办闭环机制,推动部门责任、属地责任落实。1月—8月,全市PM2.5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排全省第四位,同比改善6.7%,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打好蓝天保卫战,企业是主战场。日照市以PM2.5和O3协同控制为重点,实施扬尘治理、油气回收治理等66个大气污染防治减排项目,完成火电、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制定钢铁企业一氧化碳治理方案,日照钢铁产业集群清洁生产审核获批全省创新试点。推动日照港实施十大环保工程,推进石臼港区南区流程化、无人化、智能化改造,将港区划分为60个网格,实施“一区一策”网格化管理,配置两座智能充换电站和100辆新能源重卡,提高清洁运输比例。强化柴油货车管控,监管重点由“车”逐步向“车和用车企业”转变,压实用车大户主体责任,提高监管效能。
日照市大力推行“执法+帮扶”,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分级分类执法、说理式执法等多种执法方式。坚持智慧精准管控,对全市308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对1141家企业安装用电监控系统,及时提醒企业整改,强化非现场执法。
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4822家企业实行清单管理,对守法经营、诚实守信、污染防治水平高、环境管理精细化程度高的企业无事不扰。切实提升全市生态环境领域执法水平,打造“有温度的环保”执法品牌。
“三水”统筹保水质 源头发力护海湾
日照市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推动流域治理由“保水质”向“增颜值”迈进,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打造水生态靓丽底色。2022年,获得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4440万元,金额位居全省前列。
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日照市坚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主城区“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任务。逐步补齐农村污染治理短板,累计完成956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目前整治完成率达到98.5%。连续三年开展汛前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河湖沿线巡查管护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对重点河流、重要支流、重点企业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恶意排污行为。
今年1月—8月,7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相比2020年同期分别下降14.3%、53.8%。
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日照市创新建立源头治理、绿色发展、生态修复三大机制,实现海洋生态全流域、全过程、系统化治理。实施海龙湾“退港还海”生态修复工程,恢复砂质岸线1882米,修复沙滩面积46万平方米,昔日的煤堆场蜕变成为一道靓丽的海岸风景线。
日照市强化组织协同,纵横两向压实责任,纵向建立“市级湾长—区县级湾长—街道级湾长—村级湾长”组织体系;横向设立湾长制办公室,统一协调成员单位涉湾工作,实现联防联控、协同治理。打破“就湾治湾”的传统思维,将海湾保护向来水源头延伸,创新实施“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管道—排污口单位”溯源法,逐口逐户建立整治“户籍”档案,对所有入海排污口实现动态化、清单化管理,形成排查、整改、销号“三本账”,全市1573个入海排污口全部提前完成整治销号。
建立完善沿海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将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投资12亿元实施重点海湾和入海河口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解决岸线破损被侵占、生态空间不足等问题。做强“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品牌,将休闲旅游需求与海洋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建成各具特色的生态亲海空间10余处。
拓宽生态变现路 绿色低碳润民心
900多年以前,苏轼曾在日照五莲境内的九仙山、马耳山提字“碧连天”。如今的五莲县,摘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桂冠。今年5月8日,发布五莲县GEP(生态系统生产总 值)核算成果,全县共核定年度GEP总值292.96亿元,13个试点村GEP合计3.88亿元,授信1.5亿元。
五莲县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正是日照市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日照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值实地调查结果中,有陆栖脊椎野生动物401种,查证有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58种,野生维管束植物691种,查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2021年、2022年日照市生态质量指数分别为55.33、55.19。
为了让生态文明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日照市研发建设“碳惠日照”小程序,打造全省首个市级碳普惠平台,对企业、机关、社区、家庭和个人的环保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碳积分”价值,推动绿色低碳“惠民利企”。同时,开展“千乡万绿”环保志愿服务,让环保政策、知识走进基层一线、村民身边,荣获2022年“山东省十佳生态环境公众参与案例”。打造“唤绿之旅”全省首个环保主题研学品牌,在全市营造各行各业齐抓共促环保教育的浓厚氛围,荣获2023年“山东省十佳生态环境公众参与案例”。
日照市以“无废城市”建设为重要契机,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印发《日照市“无废细胞”建设评估标准(试行)》,涉及工业、农业、生活(建筑)、海洋、危废五大领域,包括日照特色指标“无废渔港”建设标准以及“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医院”等19项“无废细胞”建设标准,形成“1+19”的建设标准体系。
通过开展多元化“无废细胞”创建行动,从健全基础设施、推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活、补齐关键短板、宣传“无废”理念等方面精准发力,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广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让“无废”理念在日照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作者系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310/t20231019_44394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宁阳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监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