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生态环境时评 > 正文

规划建设并重 清障通络并行 人防智治并举 安福提升改造城区污水管网

时间:2023-11-10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全县污水日处理能力从0.5万吨扩容至2万吨,排水水质从一级B提升至一级A,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近年来,江西吉安市安福县城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取得了重大进展,惠及广大群众。

  安福县聚力“看不见的民生”,按照“规划建设并重、清障通络并行、人防智治并举”的要求,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改造雨污管网77.1公里,建成雨污分流片区57个,一举扭转雨污混合乱象,推动实现雨污分流,让城市建设“里子”更实、“品质”更高、“面子”更足。

  规划建设并重,一体解决问题

  污水处理事关民生福祉。“由于历史欠账,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滞后,道路积水、城区内涝、污水溢流,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制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安福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明表示。

  为扭转雨污管网建设滞后的现状,安福县高标编制《安福县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启动实施城区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投入资金2亿元,从2022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到2025年全县污水处理厂扩容至3万吨/日,清淤检测雨污管网500公里,新建改造雨污管网90公里,改造混错接口2200处,建设检查井5000座,彻底解决城区雨污合流问题。

  实施雨污管网提升改造,资金是“拦路虎”。那么,资金又从哪里来?李明介绍,安福县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一方面统筹整合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全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筹集资金11530万元。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银行融资、统筹PPP项目资金、引入社会资金等,共筹资金8470万元,有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快速推进。

  清障通络并行,推动雨污分流

  “小区地势低洼,一到雨天,到处积水,没有四、五天也干不了,出行常用砖头垫路,有时候一块砖都不够用,得两块摞一起。”家住康乐小区的居民郭女士回忆道,原本地下的生活污水也因排涝不畅随着雨水冒上来,小区里弥漫一股异味。

  小雨成涝、大雨成灾、雨污混合、环境弱化……康乐小区的昔日状况,正是安福县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滞后、雨污分流不彻底问题的一个缩影。

  针对城区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漏接、合流、老化等突出问题,安福县统筹协调雨污管网清淤、检测、测绘、设计、施工等工作,一体推进主干道和小区雨污管网提升改造,累计改造雨污管网77.1公里,建成雨污分流片区57个,既打通主干道管网“主动脉”,又畅通小区管网“毛细血管”,实现排涝畅通、雨污分流。

  此外,安福县采用智能机器人、管道CCTV等方式,排查检测城区雨污管网设施老化、能力不足、管道渗漏、雨污混接、功能及结构性缺陷等问题,清淤检测雨污管网500公里,有效处置雨污管网“跑冒漏”“中梗阻”等问题。

  人防智治并举,构建长效机制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安福县坚持人防智治并举,从资金保障、信息共享、数据赋能上下功夫、做文章,构建长效机制,真正实现“管”出效益。

  “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克服财政困难,每年统筹安排资金不少于500万元,全额保障雨污管网日常维修和养护,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李明说。

  安福县建立周期性循环检测机制,及时排查井盖丢失、设施损坏、污水溢流等问题,严查私接、乱接、乱排等违法行为,从源头杜绝管网缺陷和混错接现象。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绘制并及时更新全县污水管网分布图,同时将改造好的主干道、公建小区、老旧小区等污水管网信息通报给电力、通讯、水务、交通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错挖误挖。

  安福县加快污水系统数字化建设,将所有的排水管网信息纳入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集实时感知、预警研判、闭环处置于一体的场景应用,通过在线分析,实现污水系统动态监管、数据共享、综合调度。

  “下一步,安福县将按照‘全收集、全处理’的要求,抓好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推动全面截污、全面达标排放。”李明说。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3/10/23/art_42067_46377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