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生态环境时评 > 正文

禄劝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

时间:2023-11-17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近年来,禄劝县持续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集中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营商环境,“蓝天、碧水、净土、森林”正成为辖区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得到的生态福利。今年,在全市营商环境“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指数”考核中,禄劝县二季度、三季度考核得分为99.99分、99分,排名第一。

  大气污染治理方面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开展扬尘污染、秸秆焚烧整治,强化监测预警,打赢蓝天保卫战。今年截至目前,禄劝县环境空气质量总有效监测天数300天,优良率为97.7%,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61,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水环境治理方面

  有序推进云龙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普渡河、掌鸠河,南塘河水环境治理工作,确保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10月份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年平均值100%达标,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云龙水库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质,桂花箐水库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水质,三季度大竞赛水环境治理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土壤污染治理方面

  进一步加强土壤环境管理,加大尾矿库治理力度,规范管理危险化学品、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和重金属,加强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监管,今年禄劝县辖区无新增受污染耕地和地块,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治理率由2022年的35.29%提高到42.25%,禄劝的良田沃土得到了高质量保护。

  禄劝县森林覆盖率排名全市领先

  通过开展新一轮“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977.94平方公里。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草地系统建设项目、湿地建设项目及公益林保护等项目,推进城乡绿化建设、森林系统及草地系统生态建设。实施退耕还林项目9万余亩,完成营造林市级下达任务7.2万余亩、义务植树600余万株。实行县、乡、村三级林长制,着力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禄劝县土地总面积为424006公顷,目前禄劝县森林面积为261289.4960公顷,全县森林面积261289.49平方公里,活立木总蓄积1482.04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1.62%;湿地面积6906.09公顷;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8.%,排名全市领先。

  

  禄劝县将始终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总体思路,为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筑牢生态根基贡献禄劝力量,进一步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人民提供最普惠的良好生态环境产品。

  久久为功,持续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确保主要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守好云龙水库“一池净水”向南流;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优良,守护好禄劝的蓝天白云;实施土壤污染管控治理,加大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监管力度,确保建设用地无风险,粮食耕地安全有保障。

  高位统筹,强化监管,压实责任。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清单,履行环保主体责任,加强常态监管,以问题整改为契机,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全面排查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确保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提前谋划,充实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储备,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快实施云龙水库径流区村庄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双化水库清淤等工程项目。以专项资金带动项目推进,加快禄劝县美丽县城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禄劝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设进度,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短板。持续开展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绿色低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碳汇”重点和绿电优势,加快推进“金下基地”禄劝一揽子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县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系统,积极参与碳交易,推动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严格落实排污许可、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大健康产业等绿色经济,让美丽与富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生态环保成为社会新风尚。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xxywzsdt/202311/t20231115_2361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