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推行生物治虫“无废农业”建设模式
时间:2023-11-23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近年来,吉安市积极挖掘本地生物多样性宝库,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建生物治虫“无废农业”建设模式,采用生物治虫技术控制水稻病虫草害,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生物治虫技术种植的稻米单位产量约为常规化防田的80%,但品质高、销售好,售价达120元/千克,其经济效益是常规水稻种植的5倍,有效带动水稻种植户增收致富。
生态效益。生态治虫技术种植水稻,既不污染田间环境,又不误伤稻田有益生物,还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可减少化肥使用量50%、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使用量100%。
社会效益。生态治虫技术推广应用,有力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方式转变,优化农资利用结构,减少农业固体废物产生,促进低碳农业发展。自推广应用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江西卫视、光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
据了解,目前生物治虫“无废农业”建设模式已在吉安市7个县示范推广,涵盖早、中、晚三季水稻,种植面积年均增长2.4倍。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3/11/21/art_42067_46894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江西分宜盘活4710亩土地存量 优化清洁能源占比
>>下一篇:吉安水环境越来越好
最新加入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