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焦点暗访 > 正文

山东汶上精准执法暖心帮扶提速增效

时间:2023-12-09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图为汶上县分局执法人员在企业开展帮扶工作。 单洪涛 董若义供图

  ◆通讯员单洪涛 记者董若义

  “慢点慢点,往下落落,看看这片草丛的位置。”近日,气温骤降至零下6摄氏度,山东省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以下简称汶上县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张涛带队,顶着凛冽的寒风,对辖区西北区域开展无人机巡查,重点查看闲置院落是否存在不明固废堆存、河道两边是否有不明排污口、企业高空排放源等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执法监测联动,先后飞巡闲置院落50余个、重点流域河道累计80余公里,发现问题隐患10余个,均已全部清查处理。”张涛对记者说,开展无人机巡查是汶上县分局借助科技手段推进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的重要一环。

  汶上县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伟介绍,汶上县分局聚力提升执法监管水平、为企服务能力和为民办事效率,重点解决影响环境质量改善、影响群众幸福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实战实训

  确保基层工作落到实处

  “感谢生态环境部门的信任,我们将全力为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工作提供支持和便利。”不久前,汶上县分局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基地落户圣元环保电力公司,公司运营总监汪新阔接过牌匾,激动不已。

  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基地的设立,为汶上县分局提供了练兵平台。据了解,汶上县分局秉持“政企携手”合作共赢原则,实现“1+1>2”协同效应,通过设置理论培训、实操演练、新装备应用等实训内容,提升实战实训效能。

  “我们将聚焦执法监管重点内容,把教学搬到一线,把现场作为课堂,让实训更加贴近执法岗位需求,有效建立环境执法部门与企业间互相学习、彼此交流、共同提高的‘成长平台’,真正实现环境执法机构能力建设和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双促进、共提升。”李伟说。

  近年来,汶上县分局坚持日常执法监管与双随机检查相结合,确保监管不漏项;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环境执法精准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确保环境处罚权力按照法定轨迹运行;对偷排偷放、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等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对涉嫌环境犯罪的单位或个人,一律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为进一步充实环境监管力量,汶上县分局招聘环境监管网格员32名,派驻乡镇街道环保站,辅助乡镇开展环境监管工作。利用集中培训、工作例会等时机,理清基层环保工作站职责任务,明确其“桥头堡”“观察哨”作用。采取授课辅导、交叉互查、现场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工作站人员能力素质。

  “我们每月召开一次环保工作站工作例会,总结当月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月重点工作任务,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基层落到实处。严格落实问题交办制度,将日常巡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镇街环保工作站或者联合办理;在办理群众投诉举报信访件时,镇街环保工作站人员配合参与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工作,既压实基层责任,又推进问题更快解决。”汶上县分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张勇对记者说。

  找准“病灶”

  暖心帮扶为企业办实事

  “非常感谢环境执法人员,帮我们找到了在线数据异常的原因,经过第三方公司对CEMS管路的清理维护,目前在线监测数据已恢复正常。”在山东济矿鲁能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阳城电厂,发电技术科负责人李威高兴地说。

  据了解,阳城电厂是汶上县一家国有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承担着全县居民冬季供暖的重任。多年来,企业一直很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废气超低排放标准。但今年进入供暖季后,机组锅炉在线自动监测数据频繁出现异常,烟气浓度值明显异常波动,这让李威急得直挠头。

  汶上县分局环境执法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到现场帮扶,从燃料性质、锅炉工况、炉温、氧含量、脱硫脱硝剂到治污设施状况等,一路查下来都没发现问题。

  “治污设施运转正常,但数据频繁异常,是不是监测设施出了故障?”执法人员并没有放弃,又联系了在线运维公司派员前来一起分析查找原因,最终,在烟气CEMS站房内发现了症结所在。

  原来,阳城电厂使用的非分散红外分析仪,设备使用年限较长,且CEMS烟气管路出现了铵盐结晶的情况,易对烟气监测造成影响。执法人员当即建议使用磷酸清洗CEMS烟气管路,并根据锅炉工况调整磷酸滴定装置磷酸使用量,关注脱硝状况,降低氨逃逸浓度,加强CEMS运维,确保在线监测设施正常运行。

  “病灶”找到了,难题迎刃而解。“公司计划投资50余万元,购置一套新分析仪,以保障在线监测设施正常运行。”李威说。

  执法帮扶是督促引领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的有效手段。今年以来,针对多家企业因未及时修复环境信用,在办理银行贷款融资、高新技术企业年审和参加招投标时受限的情况,汶上县分局在下达执法文书的同时,附带环境信用评价修复告知书,告知企业环境信用修复的途径和方式。对于已履行行政处罚要求而未主动修复环境信用的企业,通过电话、短信或主动上门提醒的方式,督促企业及时修复,以免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还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进企业、到一线调研活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建设项目和污染治理工程现场,宣传环保政策、法律法规、排放标准,听取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帮扶发现问题隐患,促进整改提升。

  今年以来,汶上县分局先后派出执法帮扶人员900余人(次),帮扶检查企业300余家(次),发现各类环境问题和隐患80余个。目前,相关问题和诉求已全部协助企业解决。

  提前介入

  主动化解隐患为民解忧

  “我们这边晚上老是有异味,你们能来看看吗?”一天晚上7点多,汶上县分局执法大队信访科科长胡相平正准备回家吃饭,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胡相平立即和同事赶往现场。经过一番排查发现,原来是周边一家企业生产时,车间门窗经常不关闭,导致异味无组织排放的情况。执法人员现场取证,督导企业立行立改,并将企业纳入日常巡查检查重点企业名录。

  得知生态环境部门连夜查处环境问题,信访人连声称赞:“你们为民办事的效率真高,感谢你们。”

  异味扰民要查要管,“达标扰民”也得想办法解决。

  今年3月,汶上县现代公馆小区的杨先生反映某企业噪声严重影响居民,虽多次与企业交涉但仍未解决问题。

  经核查,噪声系企业生产车间排风扇引风机产生,现场噪声经检测符合有关标准,但扰民情况又确实存在。执法人员与企业负责人深入沟通,最终协调企业在引风机排放口处安装了消音装置,彻底解决了噪声扰民问题。

  张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汶上县分局始终以“群众信访无小事”为原则,坚持信访问题导向促监管的工作理念,按照‘接访—受理—处理—回复—复查’的闭环工作模式,确保信访案件办理质量,切实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同时,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从被动接访处理问题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园区与居民区相交界的区域加强巡查,一旦发现问题,迅速督促企业整改提升。

  “通过主动寻找、化解信访隐患问题的方式,有效减少了辖区内环境信访问题的数量。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信访事项512件,信访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7%,且无越级上访。信访总量呈下降态势,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张涛说。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312/t20231206_45706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