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生态环境时评 > 正文

吉安守牢青山绿水第一道防线

时间:2023-12-23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常言道,环评审批是守好青山绿水的第一道防线。站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桥头堡”,江西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当好生态环境“卫士”,从严把好环评源头关、环评质量关、排污许可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严格划定三条红线,把好环评源头关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合理规划项目选址,严把项目环评审批,严格‘两高’项目管理,严防环境风险事故……”今年,吉安市生态环境局紧急下发《关于严控低端碳酸锂项目向我市转移的工作提示函》。

  近年,随着新能源产业兴起,碳酸锂行业快速发展,但也伴生铊、铍、氟等环境风险隐患。“当前,周边地区的低端碳酸锂产业及其中间产品项目正向我市转移,我们必须严加防范,源头控制污染。”吉安市生态环境局环评许可与辐射安全科科长史艳飞道出原委。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吉安市生态环境局严格划定“三条红线”,即不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不符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坚决禁止不符合“三线一单”准入要求的项目入驻发展。

  今年以来,吉安市共劝退、否决有关项目20多个,先后完成环评审批项目328个,登记表备案项目804个,环评豁免项目540个。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把好环评质量关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是环评制度的“生命线”。“以前,环评领域挂证、挂靠、借证、兼职等问题屡禁不止,不仅扰乱环评市场秩序,还影响环评文件质量。”史艳飞说。

  为把好环评质量关,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出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监督管理考核办法,以环评编制规范性、文件质量等为考核重点,细化考核各项指标,每年对注册地址在本辖区内和在本辖区内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业务的编制单位进行考核,强化考核成果运用,激励编制单位担当作为,守好防线。

  “对考核优秀的,次年减少现场检查和抽查频次;对考核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到位,连续两次不合格的,不得入驻中介服务超市,已经入住的予以清退。”史艳飞表示。

  2022年度,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共考核编制单位63家,评定优秀等次12家、良好等次35家、合格等次6家、不合格等次10家,对涉及环评质量问题的5家编制单位和5名编制人员进行失信记分处理。

  推动前端后端衔接,把好排污许可关

  环评审批不能一批了之,放任不管,而是把“严”的主基调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各环节全过程,守护好生态环境安全。

  史艳飞说,从环评审批前端到证后管理后端,从项目开工建设到排污许可证申领,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任何一个违法行为都会触犯法律“高压线”。

  吉安市生态环境局以排污许可制度实施为抓手,建立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联动机制,实化排污许可联审核查、动态管理、质量复核、部门联动责任,推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管理有效衔接,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落地。

  同时针对证后管理问题,吉安市生态环境局精心编印《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要点手册》,发放至全市各排污企业。“有了这本手册,困扰已久的自行监测、台账管理、执行报告等问题就迎难而解了。”永新县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环保干事陈振华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吉安市共有1061家排污企业、412家重点管理排污企业分别提交了年度报告和季报,其中92.81%的企业完成了自行监测。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3/12/18/art_42067_47273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