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生态环境时评 > 正文

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咸阳以高品质生态环境绘就美丽新画卷

时间:2024-05-08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漫步咸阳城区,蓝天碧水成为常态,置身乡村,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天蓝、水碧、地绿的生态美景背后,既是咸阳市委、市政府写好的绿色文章,擘画美丽咸阳的锦绣画卷,也是全市上下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生态优先,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咸阳市充分发挥生态环保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优化、倒逼作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固土增绿并举,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72.3平方公里、营造林35.1万亩、道路绿化131公里;划定渭河生态区总面积91.8平方公里,整理渭河河道滩面1.19万亩,开展小河流治理13.6公里,新修堤防、新建护岸、河道整治68.18公里。

  稳步推进碳达峰行动。构建形成“1+N”政策体系,严格煤炭消费总量控制,2023年1月—10月,规模以上非电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减少94.62万吨,推动3家电厂参加全国碳交易市场,林业碳汇试点稳步推进,对6万亩人工造林和30万亩生态修复林进行碳汇项目开发。

  不断提升执法监管效能。先后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双打”“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2023利剑治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曝光3批15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同时,推进“企业接待日”“送法入企”上门服务活动,将136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做到无事不扰。

  综合施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为守护全市人民的碧水蓝天梦,咸阳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精准治污天更蓝。2023年以来,咸阳市以背水一战的态度,推行“书记月分析研判、市长双周调度、分管副市长周调度”工作机制,建立“75311”调度指挥体系(即7日精准预测预报、5日分析评估、提前3天管控调度、每天全时段值守、1支督导检查队伍),下硬茬治理大气污染。聚焦“企煤车尘燃”,标本兼治、系统施策,完成41家橡胶企业搬迁改造,梯次推进23个重点行业574家企业环保绩效升级,累计创建A级、B级企业18家,2023年新增比例占陕西省的57%。在陕西省率先开展工业企业燃气锅炉低氮深度治理,超额完成治理任务。

  严管严控水更绿。严格治水管理,实行“一河一策”,实施9个国考断面达标治理规划项目,投资13.28亿元,累计完成24个项目。建设生态流量监测水文站5座,初步建立生态流量保障机制,全力保障生态流量。以“查测溯治”为抓手,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顺利完成80%的溯源和30%的年度整治任务。

  坚决守护土壤安全。全市310宗重点地块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严防污染地块流入建筑市场。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率达100%。小微企业及社会源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无废城市”建设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两项国家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幸福度

  咸阳市坚持为民办实事,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和衡量生态环境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争取落实资金4155万元,完成142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规范化建设,守好守牢守稳人民群众的“水缸”。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县推进泾阳、三原农村污水治理,全市累计完成641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完成9处国家级黑臭水体治理试点任务,深入实施“三堆六乱”(柴草堆、垃圾堆、杂物堆,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摆乱放)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农村柴草堆、杂物堆等103.66万处。清洁取暖实行“先补后用”,补贴标准提高至每户每个采暖季600元,在推动清洁能源改造的同时,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研发推行了环境问题“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倾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累计受理群众举报投诉3399件,办结2496件,兑付奖励资金4.75万元。

  夯基赋能,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体系

  生态环境科技是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立足咸阳生态环境工作和发展需求,咸阳市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监测、监控、执法、应急能力。

  建成智慧环保指挥中心以及全省首家环境DNA实验室,推广企业“智慧环境码”、门禁监管等信息化监管模式。科学谋划,争取中央和陕西省生态环境重大项目14个。咸阳市渭河流域(咸阳高新段)水环境治理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通过审核,成功进入全国生态环境金融项目储备库。

  推动生态环境与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网格化“双网融合”,赋予全市1.04万名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员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职能,在主城区及周边25个重点镇配备212名专职网格员,市指挥部通过走航等发现高值区域,网格员第一时间赴现场调查处置。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咸阳市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为“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生态优势。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供稿


原文链接:http://sthjt.shaanxi.gov.cn/html/hbt/dynamic/city/17880758040080015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