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生态环境时评 > 正文

建设绿色家园 守护黄河安澜 榆林用绿色谱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4-07-26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榆林市处于黄河流域中游腹地和黄河“几”字湾中心,滔滔黄河汇集了黄土地上的千百条涓涓细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塞上儿女。守护好黄河母亲河,对于榆林人而言,也便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

  如何用绿色谱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近日,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主办,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数’说陕西 倾听新时代黄河故事——202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活动”首站走进榆林市。探访当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有力举措,感受沙漠变绿洲的生态巨变,见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落实黄河保护法实施精准治理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把落实黄河保护法贯穿到经济社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每年召开黄河领导小组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审议印发榆林市黄河战略年度工作要点,明确生态保护修复、污染防治攻坚等各类重点任务,精准有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

  强化跨部门、跨地区黄河保护协作。2023年以来,榆林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5万人(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183件,榆林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河长办开展黄河联合巡河活动,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生态环境局等8部门建立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此外,榆林市、延安市、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同推进黄河中游生态司法保护工作。

  将沙漠之都变成生态家园

  夏日的清晨,微风习习、绿柳成荫。在榆林市城区的“超大大公园”——榆溪河生态长廊,沿着蜿蜒的步道行走,两侧是葱茏草木,身边不时有蝴蝶翩翩飞过,前来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

  很难想象,这里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70余载沧桑岁月,经过几代榆林人的不懈努力,曾经的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迎来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绿色版图越来越大。

  榆溪河生态长廊全长19.8公里,几乎贯穿榆林市南北,汇入无定河,最后流入黄河。榆溪河被称为榆林市的“母亲河”,曾经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一度导致榆溪河流域水污染加剧。经过多年治理,河流水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形成了“一河碧水、两岸绿荫、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美景。

  无定河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因昔日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清浊无常。如今,无定河畔,稻香四溢,蟹肥人欢,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与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

  在无定河流域横山中段,一幅“沙漠—湿地—稻田—森林”交织共生的生态画卷已经徐徐展开。这里气候温润、生态秀美、物种丰富,是黄土高原上水土保持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典范。

  近年来,榆林市横山区大力发展稻田养蟹项目,不仅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还有效提升了稻米品质,保障了食品的绿色健康。2024年,横山区稻田养蟹综合种养面积已达到4.2万亩,综合产值更是高达1.68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在2023年10月北上,在无定河流域横山中段的白界镇黑峁墩村安家落户。截至目前,20只远道而来的朱鹮已成功繁育至31只。它们的到来与繁衍,是对榆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质的飞跃的最生动注脚。

  推动“高碳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榆林市因煤而兴,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煤炭、火电、化工等工业行业发展迅速,但同时工业固废产生量快速增长也对环境管理提出了挑战。

  对此,榆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的目标,围绕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编制了《榆林市“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出台了《榆林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榆林市支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制定了《榆林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制定发布煤基固废生态修复盐碱地、沙化土地等地方标准,建成全市工业固废信息管理系统,每年组织开展固废专项执法检查,推进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新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由2019年的25%提升至2023年的48%以上。

  作为榆林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榆能青青源新建脱硫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将电厂产生的脱硫石膏转化为建筑石膏、抹灰石膏、自流平石膏等绿色建筑材料。这一项目属于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发电工程配套项目,总投资约2.13亿元。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解决电厂脱硫石膏等固废的存储和处理难题,降低处置成本,还能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实现固废的循环使用,提高固废的经济附加值。

  中煤陕西公司大海则煤矿百万吨级煤矸石离层注浆充填项目则创新采用大型球磨机,将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研磨成两毫米以下粉末,与矿井水混合制成矸石浆液,利用注浆泵和管路输送回井下,有效解决了煤矸石的处置难题,减少了处理成本。同时,对煤矿冲击地压防治、保护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等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

  牢固树立“依靠煤但不依赖煤”的理念,刻不容缓加快转型升级,千方百计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如今的榆林市,正在以碳达峰目标为引领,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生活变革,通过全流程碳捕捉技术示范、打造“西部氢谷”、推进煤炭有序减量替代、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等多项有力举措,全面推动高碳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thjt.shaanxi.gov.cn/html/hbt/dynamic/city/18160249583403622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