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生态环境时评 > 正文

“生态为民”行动 | 文山州广南县“三联三共”助推“生态为民”行动落地落实

时间:2024-07-26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为切实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努力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文山州广南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专项排查整治为抓手,坚持联学共建、做实联宣共讲、聚焦联查共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联学共建,上下联动提升生态意识

  坚持以学笃行,以干践行,以干促学,高位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广南落地见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由县委、县政府带头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思想充电补能,以建立学习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协调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生态为民”事项任务。今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通过班子会议、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会议等方式开展学习100余次,组织召开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整改专题会7次,办结信访件3件,阶段性办结4件。

  二是加强协调沟通,联学共促。依托党建联盟共建、联席会等方式,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联合开展联学联建交流活动,建立联络交流机制。通过经验分享、党员连心、组织联建,工作联动构建共享共治格局,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今年来,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大气污染防控等联席会11次,联合开展联学共建活动2次,实地调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18次,开展交流座谈5次。

  做实联宣共讲,示范带动营造浓厚氛围

  坚持以对生态环保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县重点工作来抓,坚持齐宣共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是聚焦重点,防微杜渐。坚持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定期向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推送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领导干部定期到辖区各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讲,坚持抓好“关键少数”靶向输入环节,把好生态环境红线关。

  二是“线上+线下”,拓面提质。围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一目标,坚持将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宣传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当中,以“六·五环境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宣传日为重点,联合各部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强化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用好政务网、今日广南APP、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反馈群众关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扩大主流媒体宣传面,引导群众全面参与环境保护,深化生态保护新格局。今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开展集中宣传21余次,开展低碳宣传“七进”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册5000余份,惠及群众1万余人。

  聚焦联查共管,压实责任增强工作效率

  坚持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整治成效的标准,由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小组,各部门联动全力排查整治。

  一是聚焦重点,全面排查。以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举一反三查找道路扬尘污染控制、施工场地扬尘污染、经营性场所违法经营、夜市聚集区油烟污染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治理城区车辆抛、洒、滴、漏污染路面393起,教育警告359起,处罚34起;现场督查17个在建项目工地28次,督促10个项目工地按要求整改防扬尘不到位、围挡不到位和建筑材料堆放不规范等问题;排查辖区KTV51家,办结噪音扰民案件2件;督促101户餐饮服务商家按要求安装、整改油烟净化设施。

  二是聚焦隐患,全力整改。对照历次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及群众信访投诉集中问题,组织辖区重点企业针对焦点问题开展全面起底大排查,全力整治各类环境隐患问题。今年来,联合各部门到各重点企业开展现场督察10余次,以高压态势消除各类隐患问题11个,完成问题整改30个。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xxywzsdt/202407/t20240726_2394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