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环境保护 > 正文

以科研为载体,共建成渝城市群大气温室气体监测方法体系

时间:2024-09-23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为深化成都市和重庆市碳监测综合试点工作,推动建立成渝地区较为完善的大气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方法体系,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成都监测站)与重庆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合作开展成渝城市群复杂地形下碳监测评估体系研究,围绕温室气体自动监测方法标准、监测技术规范等问题,开展不同方法原理、多种仪器品牌的监测方法比对、前处理方法和设备适应性测试等研究,形成运行维护和质量控制相关技术指南。

  前期,成都监测站已编写了《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及示踪物(CO2、CH4、N2O和CO)连续监测系统性能测试方案》,并在成都市6个站点和重庆市2个各温室气体站点展开测试,测试针对分析仪准确度、精密度、漂移以及监测系统水汽影响等内容逐一验证。该测试工作不仅为进一步形成技术指南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提升成都市现有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水平,实现温室气体监测网络与国际接轨,确保科学、准确和权威的高质量温室气体浓度测量。

  近期,成都监测站与重庆中心联合编写的《温室气体及示踪物(CO2、CH4、N2O、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指南》《温室气体及示踪物(CO2、CH4、N2O、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与质控技术指南》《温室气体及示踪物(CO2、CH4、N2O、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联网技术指南》三个技术指南正在川渝两地征求意见,有望今年内试行,以填补上川渝地区在大气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方法领域的空白。

  


原文链接:http://sthjt.sc.gov.cn/sthjt/c106024/2024/9/19/8617c06027b24c7e8a3e3e6347da6e6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