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百家争鸣 > 正文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市环评工程师、重点建设单位及审批人员培训暨警示教育工作会议

时间:2021-04-08 作者: 来源:

  3月30日,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市环评工程师、重点建设单位及审批人员培训暨警示教育工作会议。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环评审批管理人员、相关重点建设单位、在威海市注册的环评机构全体环评工程师近5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先后观看了央视《焦点访谈:环评打假  守住环保第一关》节目,学习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等3个配套办法以及《关于严惩弄虚作假提高环评质量的意见》等系列文件,通报了近期环评质量复核和环评单位检查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建设单位及环评工程师代表分别进行了表态发言。

  会议指出,环评是约束项目环境准入的法治保障,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建设单位应选用信用良好、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环评单位,在环评过程中如实提供相关基础资料,并对环评文件的内容和结论负责。

  会议要求,环评单位应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要求,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建立覆盖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制度,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会议强调,环评审批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环评质量监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环评监管各项任务落实。一是要加强日常监管,形成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环评监管三年行动计划,依法依规严惩环评弄虚作假行为。二是要强化环评信用管理,充分利用环评信用平台,发现存在失信行为的,要及时在信用平台实施失信记分,建立“一处失信、全国受限”的跨地区环评失信惩戒机制。三是要建立预警机制,及时跟踪监控辖区内注册以及在本辖区开展业务的环评单位信息,将环评工程师数量少、变动频繁和环评文件数量明显异常的单位及人员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要明确责任,落实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环评单位和人员的直接责任,加强审批人员既是第一道关口又是最后一道关口的把关责任,筑牢守好绿水青山第一道防线。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