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河流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
本报讯 为改善流域环境质量,淄博市瞄准关键领域,聚焦重点难点,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
2020年全市主要河流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COD和氨氮主要指标稳定达到Ⅳ类,省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持续改善,19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建成区9条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并通过省级“长制久清”阶段验收。马踏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典型案例进行宣传。
围绕水环境保护,淄博市制定“十四五”期间和2021年度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方案,建立工作台账,按月调度。持续加强河流水质管控,对主要河流出入境断面实行定期监测,实时掌握在线监测数据。加大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力度。督促各区县开展定期巡查及问题整改,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进度,乌河二期人工湿地、博山区岳阳河人工湿地等人工湿地工程均已开展实施。
淄博市建立河流巡查制度,组建由20余人组成的河道巡查队伍,每日对中心城区主要河流进行巡查,上报巡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交办至相关领域专业委员会。
打造“点源—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联合治污综合体,全面提升入河水质。加强直排企业深度治理,实施全盐量、氟化物和色度等特征污染物专项深度治理,对全市1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加强管理,实施提标改造,提高出水水质。加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投运17处人工湿地净化工程,保障河流断面稳定达标。
淄博市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信息资源共享联动,市生态环境局积极与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等部门协作,对涉及水环境治理问题及时协商沟通,适时组织开展联合、联动督察行动,促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毕霄燕 李震
>>上一篇:淄博深入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整治
>>下一篇:淄博交出生态环保亮眼答卷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