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十三五”科研成果喜获丰收
近日,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牵头的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北部湾陆海统筹环境监控预警与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及示范》、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广西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在线监测预报体系研发与平台建设》,以及合作参与的广西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广西生态系统和环境管理需求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研究》均顺利通过广西科技厅验收,标志着“十三五”科研项目实施圆满结束。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紧紧围绕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中心工作和北部湾主要环境问题,以解决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制约北部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瓶颈问题为目标,通过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建立健全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培养创新科研人才队伍等措施,激励技术人员沉心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科技研究工作,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研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近5年来,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其中独立或牵头承担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承担和参与的课题中,获生态环境部环境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级社科奖3项,市级社科奖3项;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项;出版编著2本。此外,不断探索新方式新途径,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多项科研成果在地方环境管理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研发的多项技术规范被中国环境监测站采纳。
“十四五”期间,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将继续发挥基层环境监测部门的技术优势,重点围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关键技术、海洋污染防治技术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工作,并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努力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北部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验收会议
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验收会议
>>上一篇:进发远海,开创未来!——广西开启北部湾生态环境监测新征程
>>下一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陈亮会见柳州市长张壮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