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经验获全国推广
为确保全员全年全过程用好系统,广西按照生态环境部“全员、全年、全过程”的环境执法大练兵要求,采取“三强力”举措,依托相关工作机制补齐短板弱项,促进移动执法信息化建设成果全面运用。 强化考核督着用。印发实施《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优化执法方式提升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率若干措施》来“引路”,鼓励基层创新工作方法去“探路”,将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率作为衡量各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落实履职责任的重要指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要求各市执法支队主要负责人亲自推动移执法系统使用,每半年专题研究一次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和使用情况;明确每人每月参与现场检查记录数,定期统计分析全区各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使用系统情况,包括开展执法检查次数、出动人数、活跃度、执法记录数量、现场取证照片与视频数量等;定期分析数据变化情况,确保移动执法数据能真实地反映各市执法检查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一系列措施,2021年第1期移动执法系统应用专刊通报数据显示,广西人均执法次数达考核要求,活跃度100%,发现问题占比位居全国第3。 案件讲解带着用。为充分发挥移动执法系统执法大数据的分析指导作用,广西自2019年起开展案件讲解比赛,要求参赛选手深挖移动执法数据,对已办理案件进行再梳理、再分析、再思考、再提炼、再总结、再提升,归纳执法思路与技巧,提升执法人员“能执法、懂运用、会总结、善表达”的综合能力,展示队伍风采,树立执法权威。同时结合移动执法系统登记信息,发布2020年广西十大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案件覆盖当前多发、常见的环境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类型,不仅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上对执法办案具有指导意义,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教育、警示效果。为提高依托移动执法工具的办案数量和质量,广西组织熟悉案件的业务骨干成立案件审查小组,不定期对各级环境监管执法人员提交到后台系统的现场检查记录、调查询问笔录以及现场取证的音视频、相片进行审查,及时掌握现场执法情况,分析评判全区执法数据,并视情况对查处不当的地市开展现场督办,避免“有案不查,执法不严”现象的发生。 比武竞赛练着用。2016年以来,围绕“主攻任务是什么就侧重练什么、基层队伍缺什么就分类练什么、执法装备有什么就专业练什么”,广西持续深入扎实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以检验移动执法信息化建设成果。2020年全区移动执法大比武设无人机专项技能、自动监控现场检查比武两个环节,综合考察参赛执法人员执法装备运用能力,以及“发现—核实—审核—移交—核查—反馈”全流程现场执法检查水平。本次比武实现了“三个首次”:一是为响应生态环境部比武大练兵“全程、全员”参与工作要求,不再由地市自主推荐参赛选手,首次采取从地市所辖环境监管执法队伍人员库随机抽选参赛队员方式,含新入职、新转隶及聘用人员,增加比武难度、扩大比武覆盖范围,综合反映各市执法队伍能力水平;二是首次增设无人机专项技能比武,细分设备安装、起降控制、固定目标查找、多元应用等考点,指向性考核各市执法队伍非现场监管手段日常运用能力;三是首次组织“固定机位+无人机航拍机位”在企业比武现场直播,微信点击直播链接即可全网观看比武现场实况、互动讨论比武内容,在全区环境执法系统形成全员参与、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