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环境保护 > 正文

【中国青年报】COP15第一阶段会议落幕,成果既有雄心又务实平衡

时间:2021-10-19 作者: 来源:

  10月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落下帷幕,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看来,一系列会议成果为第二阶段会议的举办奠定了成功基础。

  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这次大会站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高质量发展的“十字路口”,凝聚了广泛政治意愿,形成了强大政治推动力,亦形成了既具雄心又平衡务实的成果。

  10月1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在发布会结束后交流、合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摄

  黄润秋说,COP15高级别会议达成的《昆明宣言》是大会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为后续全球生物多样性磋商提供了政治指引,为各国采取行动确保最迟在2030年前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的决心和意愿注入新动力。同时,COP15生态文明论坛所发布的“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倡议也发挥了积极影响。同时,中国作为东道国采取的一系列务实而有力的措施也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尤其是将率先出资15亿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在穆雷玛看来,COP15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已经开始行动了。事实上,上一个十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承诺的致力于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的“爱知目标”并没有实现。

  在穆雷玛看来,这是由于各方从承诺到真正采取行动存在时间差,很多国家开始采取措施时,时间已经过去三四年。而在此次COP15召开前,已经有组织决定拿出50亿美元支持未来十年的生物多样性治理,欧盟也将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资金从55亿欧元增加到60亿欧元;在COP15的高级别会议上,多位领导人介绍了本国已经做出的积极行动。

  如何在2030年前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穆雷玛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打破过去生物多样性治理由某一群体或部门单打独斗的模式。生物多样性的治理需要跨国界、跨领域的不同角色共同参与。正如《昆明宣言》所提及的,让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妇女、青年、民间社会、地方政府和当局、学术界、企业和金融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攸关方充分有效参与。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