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制动态 > 正文

山东省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法规与标准科奋力谱写生态环保时代篇章!

时间:2021-11-26 作者: 来源:

  在沂蒙革命老区那片红色的热土上,活跃着一支风华正茂、能征善战的环保轻骑兵——

  开展案件审核,他们严守底线,字斟句酌,努力做到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

  面对紧急舆情,他们第一时间回应,正确引导舆论,化解焦点难点,赢得群众的理解与尊重;

  面对鲜花掌声,他们总是将别人推向舞台中央,自己甘居幕后,心中无怨无悔。

  他们来自山东省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法规与标准科,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年轻队伍。正是这样一支队伍,一次次面对急难险重,摧不垮、打不散,敢于较真碰硬、勇于亮剑出击,用年轻的思维、敏捷的行动,激扬青春,守护着老区的绿水青山、生态家园。

  敢打敢拼,勇挑重担——创新思维,打造“临沂样本”

  凌绫,凌霜傲雪之凌,蜀锦吴绫之绫,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法规与标准科科长。这位80后的姑娘,年龄不大,却已在环保战线上摸爬滚打了整整15个年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自2013年走上现任工作岗位后,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她,始终坚守在这里,迎接一位又一位“新人”上岗。

  2015年1月,被称为“长了牙”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临沂因部分企业存在未批先建、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区域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等问题被原环境保护部公开约谈,成为首批被“咬痛”的城市之一。

  随后,临沂迅速刮起一场环保风暴,市委、市政府以雷霆之势,刮骨疗毒、铁腕治污,全市57家重点企业同时被要求停产治理,另有412家企业被要求限期限产治理。

  然而,还未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一场环保“暴风雪”又不期而至。同年7月初,有媒体突然发布文章称:“重压之下,临沂成为全国唯一在约谈后采取停产整顿的城市。关停之后,临沂至少有6万人失业,当地犯罪率也出现上升势头。”

  该文一下子点燃了“临沂治污”这个话题,一时间,临沂这场战斗也被冠以各种“称号”——“休克式疗法”“急转弯治污”……

  随后,央视《新闻1+1》以《报道称山东临沂治污致6万人失业 官方回应——污染治理的“临沂样本”!》为题制作并播出了整整一期节目。凌绫作为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代表市委、市政府接受《新闻1+1》现场连线,从接到通知到新闻连线,准备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

  怎么说?说什么?说错了怎么办?那一刻,凌绫脑海里一片空白。但下一刻,就像过电影一样,她的眼前闪过的是那些不分昼夜、蹲守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是那些不良业主冷嘲热讽、恐吓谩骂的面孔,是环保人顶住压力、啃下硬骨头的那一双双兴奋的眼睛......

  “说实话,我真害怕,我怕自己一个措辞不准确,会再次把临沂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可是,我感觉我又不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临沂环保而战,为临沂正面发声,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凌绫对记者说。

  “现在部分企业是在停产整治,并不是传说所谓的停产” “部分企业已经达到整改要求开始复工,所谓的6万失业人数,不是在增加,而是在慢慢减少”……5分钟的连线,凌绫侃侃而谈,向全国人民介绍了临沂铁腕治污的举措,亮明攻坚决心。

  身兼生态环保人和新闻发言人,凌绫的回答效果良好。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环境报等权威媒体纷纷为临沂做法正名,为“临沂样本”点赞。

  之后的那段日子里,凌绫平均每天要接到超过150个的采访电话,还曾被蜂拥而至的外地媒体“堵”在电梯里,面对如此阵势,凌绫毫不畏惧,按流程接受采访,为临沂环保发声……

  之后的那段日子里,凌绫和同事杨燕,24小时坚守微博,逐字逐句回应媒体和网友的质疑,连夜直播临沂环保人执法动态。如今,已经离开法规与标准科,走上新的岗位的杨燕回忆说,“真的好累好累,好多次感觉就要撑不下去了,但一想到能为临沂的环保工作减轻哪怕万分之一的舆论压力,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临沂之痛”到“临沂之争”再到“临沂样本”,不到一年时间,临沂环保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这场被称为新时期“孟良崮战役”,让千万老区人民重拾了对临沂环保人的信心,重新在蓝天白云下畅快呼吸,也让痛定思痛后的临沂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构建“环保大格局”。

  那一年,刚刚30出头的凌绫,“收获”了近半的白发和暴瘦15斤的体重。

  探索创新,传承有序——讲好临沂环保故事,做新宣传模式、思路、平台

  在“临沂之争”的紧要关头,临沂环境政务微博牢牢占据了网络媒体平台制高点,为夺取最终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凌绫和同事们倾力打造的临沂环保融媒平台。

  为“讲好临沂环保故事”,做新宣传模式,做新宣传思路,做新宣传平台,自2013年开始,凌绫和同事们先行先试,在全国较早开通临沂环境政务微博,紧随其后的“临沂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今日头条号,同样在全国一路领跑,逐步构建起全国知名的“临沂环保融媒体平台”。

  截至目前,融媒体平台已发布微博7.7万余条,阅读数4.5亿次,被转发190.8万条,评论30.5万条,点赞40.7万次。临沂环境政务微博连续8年列全国十大环保微博;“临沂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连续3年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十佳微信公众号”,全年列“全国地级市环保系统微信”第一名,成为同行业产品的标杆。

  今年刚满30岁的王浩锦,是一位身材高大、青春阳光的帅小伙,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冲锋在基层执法一线。2020年,因工作需要,他来到了法规与标准科,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负责坚守临沂环保人的舆论宣传阵地。

  这名环境执法的“尖刀兵”,来到环境宣传岗位后,竟然破天荒的有了一丝胆怯。“之前的同事把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到了全国顶尖水平,我之前从没有接触过这一行,对新媒体更是一窍不通,生怕工作做不好给科室抹黑,辜负了领导们的信任。”

  心里没底,并不意味着胆小怕事。凭借着那股年轻人不服输的劲头,王浩锦从最基础的照相机、摄像机的使用,到微视频的拍摄、剪辑和制作,再到微博、微信的更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名90后的小伙就从一名宣传新兵成长为一位合格的战士。

  作为科里唯一的男同志,王浩锦几乎承担了科室所有的环保夜查拍摄任务,经常跟拍至凌晨三四点钟。第二天,他总能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信访回复工作不但繁重复杂,而且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在3到5分钟之内做出回应。这项工作,也几乎由王浩锦一力承担。他的视线每天在微博和微信间来回穿梭,及时回应民众反映的问题,并在最短时间内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市民。

  属于生态环境部门职责的问题,马上就办;不属于生态环境部门职责的问题,王浩锦总是在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在他的字典里,从没有“不归我管”这四个字。

  宽严相济,初心不改——严谨对待案件审查,守住环境保护底线

  案件审查是法规与标准科的重要职责,是环境保护的底线工作,容不得半点差池。

  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具的第一张“按日计罚”罚单,正是出自临沂。

  当时,临沂市生态环境部门对华龙热电有限公司外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严重超标违法行为,作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和按日连续处罚计罚数额100万元(每日10万元)的处罚决定,督促企业升级改造环保设施,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今年7月23日,华龙热电再次被监测到排污数据异常。但这一次,环保执法人员经过详细调查和召开听证会确定,此次排污事件并非企业有意为之,而是由于企业特殊工艺所致,违法证据链不完整,不予立案。

  正如凌绫所说,环保部门的每一个判罚,都关乎企业的切身利益,甚至会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必须实之又实、慎之又慎,给企业充分行使自身合法权利的机会,绝对不能一棒子打死。

  在生态环保人看来,处罚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给企业留足容错纠错空间,督促其整改达标,走上绿色生态环保的良性发展道路。

  去年疫情期间,针对部分企业因疫情导致经营困难等问题,临沂市生态环境局由法规与标准科牵头,制定并印发了《临沂市生态环境局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环境违法行为清单》,对14种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助力企业复产复工。

  在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中,他们再次打破常规,从单一赔偿案例拓展成区域赔偿案例。探索实施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沂南模式”,以行政村、规模化企业和乡镇为赔偿义务人的生态损害赔偿模式,完善村居、乡镇向养殖散户的追偿机制,开创了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新模式。

  奋勇争先,甘于奉献——悉心处理每件琐碎事,一心扎在工作岗位

  经常来科里“串门”的人都知道,法规与标准科是整个局里生活用品最齐全的科室:锅、碗、瓢、盆、床、被褥应有尽有,随时准备应对不期而至的“硬仗”。

  1981年出生的王娜,是科里年龄最大的同事,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被弟弟妹妹们亲切地称呼为老大姐。用凌绫的话说,“老大姐是个热心肠,细心又有耐心,科里同事们吃喝拉撒的琐碎事,全归她管。”

  科室骨干马腾美,主要负责案件督察工作。曾经,她拖着9个月的身孕,依然坚守一线。爱人不放心她的身体,每次加班都陪在身边,一来二去,同事们笑称其为法规与标准科的“编外人员”。

  在凌绫的带领下,法规与标准科出了许多精品力作。她们今年制作的《“这就是临沂”开篇》,一举荣获临沂市人才短视频大赛“人气奖”及“二等奖”双项大奖。”临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齐鑫说,从这群年轻人身上,她看到了什么是细节决定成败,什么叫严谨细致,什么才是精益求精。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建工作科科长王小燕和凌绫是好战友更是好闺蜜。“有件发生在凌绫身上的事,我印象特别深刻。”王小燕回忆说。

  2020年11月,全省生态环境机关党建暨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现场交流会在临沂召开,在会议筹备阶段,王小燕所在的党建工作科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负责拍摄一部党建专题宣传片《信仰》,用于会议期间播放。

  “只有短短10天时间,要写脚本、拍视频、做剪辑,说实话,我当时的压力很大,特地找到凌绫帮忙。”王小燕说,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凌绫几乎每晚都陪她待在影视制作公司里,打磨脚本、构思剧情,直至深夜。

  事后,王小燕才知道,那段日子里,凌绫的父亲身患重病,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凌绫白天在医院里照顾卧床的父亲,晚上抽出时间陪她制作视频,就这样来来回回,不知疲惫。

  2021年初,凌绫的父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当王晓燕再次见到痛失亲人的战友后,凌绫说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那个宣传片我没能帮上太大的忙,别怨我。”

  那一刻,王小燕热泪盈眶,她紧紧抱住眼前这个仿佛永远只为他人着想,不顾自己得失的好姐妹,泣不成声。”

  王小燕说,这些年,局里拍摄了不少颂扬基层环保英模的宣传片,可每次领导提出要凌绫的团队也出出镜,凌绫总是一个劲的往外推,说还是把机会留给扎根在基层环保、奋斗在治污一线的同志们吧,他们更值得被关注、被记住。而王小燕始终认为,法规与标准科这支年轻的队伍,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2017年,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法规与标准科荣获临沂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2018年,荣获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科室个人被国家、省、市三级表彰30余次,荣获二等功1人次,三等功2人次,获得振兴沂蒙劳动奖章1人次,获得“临沂市劳动模范”1人次。

  他们拥有铁骨铮铮的臂膀,拥有拔山撼海的志向。在他们面前,再深的沟壑也阻挡不了前进的脚步,再大的困难也束缚不了腾飞的力量。

  奔跑吧,年轻的环保人!用青春和梦想,去奋力谱写生态环保时代篇章!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