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送上门”,服务“零距离”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开展“政策送上门,服务零距离”活动。针对所辖区省级医院病人多、治疗涉及的射线装置多的特点,采用到驻地“三甲”医院上门辅导同位素使用、转让和审批等相关知识、宣讲新的场地安全标准体系、开展医疗行业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专场、上门免费收贮遗留放射源和医疗放射性废物等措施,确保医用射线装置安全使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一是上门提供同位素专业知识服务。针对省级三甲医院在2021年底前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需求,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张可,带领核与辐射处、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同志到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上门服务,通过现场示范同位素场地安全防护措施、转让审批申请流程,辅导审批材料准备等措施,保障各医院年底前及时完成并通过“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业务。并在现场座谈了对辐射审批、辐射安全监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各三甲医院梳理自身辐射安全隐患、宣讲新的场地安全标准体系,做好医院辐射安全监管工作。
二是增设医疗行业考核专场服务。自2020年1月1日起,全国防护培训和考核改革以来,我省考虑到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等因素,核与辐射处多次协调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核平台,2021年为医疗系统增设考核专场11场,组织537名医护人员参加了专场考核,解决了医疗行业考核难的问题。今后将继续开展专场考核,服务医院,送“政策”上门,帮助医院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上门免费收贮遗留放射源和医疗放射性废物。医院的医疗放射性废物产生具有量多点广的特点,历史遗留放射源与放射性废物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重大潜在威胁。针对医疗行业难以对放射性固体废物合理处置的问题,我们就“管好源、看好人、守好库、搞服务”的工作特点,坚持“人民安全无小事”的原则,多年来连续排查省内医疗行业历史遗留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处置情况,并针对历史遗留放射源和医疗放射性废物提供免费上门收贮服务。2021年,安全收贮包含医疗行业在内的140余家单位的700余枚放射源,及时消除环境辐射安全隐患,放射源安全收贮率保持100%。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践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宗旨,牢记初心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用心、用情、用力,打造好“核心为民”人民满意品牌,为全省核与辐射安全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