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护黄河安澜!山东公安机关建立完善“生态警长”机制,严厉打击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
12月17日,山东省政府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会同生态环境、检察院等部门,开展了打击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侦办污染环境案件36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27名,打掉犯罪窝点248个、团伙227个,涉案价值逾3.3亿元。
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李祝群介绍,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公安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依法严厉打击黄河流域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推动建立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取得积极阶段性成效。
2021年11月29日,山东省公安厅印发《关于全省公安机关建立“生态警长”机制全面实施“生态警务”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22条措施,引领全省公安机关齐抓黄河流域大保护,共促黄河流域大发展。
依法严厉打击生态环保领域违法犯罪
近年来,山东省公安机关紧盯生态环保领域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重点行业、重点部位,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打击整治“沙霸”“矿霸”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生态环保领域黑恶犯罪。
为确保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安全,紧盯黄河菏泽东明段、东平湖及周边、黄河三角洲等重点区域,严打在黄河河道非法采砂、在沿黄山体开山采石、非法占用黄河滩区耕地等危害黄河流域资源安全犯罪。今年以来,侦办非法采矿案件4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67名,打掉犯罪窝点255个、团伙199个,涉案价值3.5亿余元。
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的要求,沿黄9市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今年以来共侦办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刑事案件5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00余名,收缴野生动物6600余只,野生动物制品6200余件,涉案林木2600余立方米。
山东省公安机关下发《关于依法严厉打击秋冬季涉候鸟等野生动物犯罪活动的通知》,对打击涉候鸟等野生动物犯罪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会同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清风”、花鸟鱼虫市场非法交易鸟类等野生动物专项清理打击行动,始终保持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
推动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形成合力
为加快推动形成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合力,山东省公安机关不断加强与沿黄省份、周边地区警务合作,建立完善打击跨省倾倒危废等突出犯罪警务协作机制。
山东省公安厅与河南省公安厅联合召开两省六市公安机关“黄河行动”联防联治协作会议,发起合力打击涉黄河流域违法犯罪联合倡议。加强与黄河河务、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联勤联动,深化线索通报、案件移送、联席会议、风险会商、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
与省生态环境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完善“检警衔接”协作机制,加强与检法机关的协调沟通,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对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案件,统一法律适用、证据规格等执法司法标准。
在推动黄河流域大保护、大发展中,山东沿黄各市公安机关积极探索行动路径,主动做好依法治水、联动治水、科技治水、高效治水文章。
东营市公安机关以机制建设推动责任落实,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全覆盖”。成立全市公安机关“守护母亲河”生态保护领导小组,设立黄河口国家公园生态警长,在沿黄河、滨海生态带和城市湿地配置生态警长182名,细化生态保护职责任务33项,推动私挖乱采、偷排废液垃圾、盗窃破坏治水设备与河道安全设施、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等打击治理工作,守护母亲河、服务大保护。
以科技手段锻造生态保护“新利剑”,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建立智慧生态警务基础数据库,绘制黄河流域“一核两带多地”生态保护大数据全息电子地图;建设黄河入海口大数据智慧防范管控平台,研发智慧生态、预测预警数据模型,构建 “陆、空、人一体化”的智能监测感知体系。
今年以来,东营市先后破获4起部督、省督案件,及时发现制止破坏自然资源行为16起,预防制止非法狩猎案事件92起,抓获嫌疑人48人。以最实举措搭建最强防线,构建生态保护“大联盟”。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处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两大国家战略的地理交汇点,既肩负着保护黄河长久安澜的历史重任,又承担着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的新使命。
围绕东平湖生态保护,东平县公安机关主动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海事、水产等15个部门,建立“生态110”联动执法机制,会议联席、执法联动、矛盾联调、问题联治、案件联查、宣传联合,搭建起东平湖联动执法的共同体。
东平县还组建了东平湖和山林资源生态保护联动执法队伍,在环湖及山林区域立体布设8个工作站,固定执法人员,配备车辆、船只、装备,随时接受公安110派警指令。明确“四打(打击非法捕捞、打击非法狩猎、打击非法开采、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问题)、五清(清环湖垂钓、清“三无”船只、清占道经营、清沿湖(山)违建、清“散乱污”小作坊)、六保(保山青、保水绿、保生态、保景美、保秩序、保安全)”工作措施,多轮次、不间断地开展综合整治、禁渔期整治、“昆仑净湖”等专项行动。
2020年以来,先后破获涉河湖案件110起、打击处理234人,破获涉砂石资源类案件26起、打击处理33人、涉案价值1.2亿元,东平湖区刑事、治安警情连续三年保持下降趋势,东平湖水质常年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为打造湖净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范本提供有力保障。
完善“生态警长”机制服务保障黄河战略
李祝群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下一步,山东省公安机关将以《意见》出台为契机,全面推行“生态警长”机制、持续完善“生态警务”,为黄河安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公安力量。
记者了解到,《意见》涵盖设立四级“生态警长”、防范化解风险、依法打击黑恶犯罪、深化区域警务协作、推动综合治理、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等相关内容,旨在充分发挥好公安机关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职能,主动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建立完善信息共享、联合执法、行刑衔接等机制,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工作合力。
山东省公安机关还将建立沿黄九市警务协作机制,深化打击生态环境犯罪警务协作,完善黄河流域联勤联动、整体防控、综合治理,推动形成信息共享、指挥协同、整治同步、打击联动的区域警务协作一体化格局,提升黄河流域警务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部署沿黄九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黄河流域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震慑态势。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