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请缨啃“硬骨头”
工作之余,刘健抓住一切可利用时间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本报记者 董若义 通讯员 付婷婷
执法过程中有难“啃”的“骨头”,主动请缨的是他;遇到突发事件和艰巨任务,冲到最前面的是他;坚守岗位奉献在前,舍小家为大家的是他……入职四年来,他时刻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环保战线上的新兵,转变成一名忠于职守、勇于奉献的执法先锋。他就是山东省威海市生态环境局环翠分局执法人员——刘健。
2018年,刘健以军转干部的身份加入环保队伍。当时的他只是一名环保业务上的“门外汉”。刘健深知,环保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要想干好这项工作,拥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刚需。
为弥补自身业务不足,刘健在工作中虚心向身边同事、领导请教,并活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之余,他找来各种专业书籍和材料,整合碎片时间拼命“补课”,积累业务知识,提升工作水平。
就这样,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刘健从一名环境执法工作的新兵迅速成长为一名业务精英。如今,在环翠分局,提到“工作狂”三个字,所有人都会想到他。在同事眼中,“不惧危险,冲锋在前,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已成为他的代名词。
2021年7月22日凌晨4点,刘健和同事走上了执法岗位,先是突击检查早上8点之前有偷排可能的企业,随后按照执法任务清单奔走于辖区企业工厂,督导帮扶企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啊!”当日下午两点,环翠区一家综合性厂区院子里传来刘健痛苦的喊声。原来,刘健和同事正在该厂区后院检查环保设施,经过一台生物质燃料锅炉时,锅炉排气口突然喷出的高温热气直射刘健后背,烫伤了他。同事和其他在场人员都劝他立即去医院治疗,刘健却说:“不了,不能因为我影响今天任务的完成,咱当过兵的人没啥不能抗,咬咬牙就过去了。”他用凉水进行了简单的降温处理后,忍痛完成了当日的检查任务。得知刘健被烫伤后,领导让他休息养伤,但刘健婉拒了领导的好意,第二天继续投入到一线检查工作中。
执法工作任务比较急,无论严寒酷暑,无论艰难险阻,只要安排任务给刘健,他总是会说“没问题”。
疫情期间,为确保医疗垃圾、医疗废水妥善处置,刘健对辖区18家医疗机构开展循环检查,春节只休一天假就立马投入抗疫工作,周末休息时间还主动到社区执勤;接到群众举报,夜间异味扰民,刘健持续一周每晚进行摸排;开展vocs专项整治,刘健两个月排查200多家企业,有效遏制了臭氧超标;排查散乱污企业,刘健在羊亭镇驻守两周,排查100多家企业,督促企业完善整治……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刘健的铮铮誓言。
在强化重点河流水质监测预警工作中,刘健负责羊亭河的巡查工作。为了保证巡查质量,刘健和同事们采用徒步的方式摸排排污口,采样检测水质。穿上胶皮鞋,走在泥水岸,像这样的徒步巡河,对刘健来说已经驾轻就熟。十几里巡河过程中,他不放过每一根排水管、每一个入河口,对水质异常区域快速溯源,查清原因,及时收集证据。他说:“只有用脚步丈量管辖河流,才能了解河流最真实的生态环境现状,认清存在的问题,找到工作的着力点。”
为责任而战,为信仰坚守。刘健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操守和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奉献着一点一滴。像刘健一样,奋战在威海一线的生态环保人,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为厚植“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贡献着环保力量。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让乡村公园扮靓美丽乡村
>>下一篇:滨州对入河排污口逐一摸排建立档案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