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085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塑料污染治理困境中的矛盾与对策”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已开展的工作
为有效遏制塑料污染,提升塑料污染治理效率,让“限塑令”不再形同虚设,近年来我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 提高站位,强化制度引领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 号),市发展改革委等十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沪发改规范〔2020〕20号),以“源头减量、分类施策、创新引领、科技支撑、多元参与、社会共治”为原则,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明确了本市2020年至2023年塑料污染防治工作的年度目标,细化了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标准,确立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分工,为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打下坚实制度基础。
同时市经济信息化委修订发布了《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和限制类2020版》,将禁限类塑料制品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组织排摸了本市3000多家塑料制品以及日化企业,针对发现问题,组织有关部门以及生产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并由各区指导企业做好调整工作。
(二) 大力推进塑料污染执法检查
一是加强塑料购物袋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执法监督,2020年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共组织开展30批次塑料购物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出动执法人员3747人次,检查相关生产销售企业和重点场所1940家,开展行政指导约谈40次,目前全市暂未发现生产销售厚度小于要求的塑料购物袋。二是加强集贸市场违规和无偿使用塑料购物袋检查,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0506人次,检查集贸市场9066个,涉及经营户186126户,查处案件19起。三是加强本市废塑料加工企业监督执法,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梳理了本市废塑料加工企业清单,并对清单中的企业开展了全覆盖的执法检查,同时积极指导帮扶相关企业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防止废塑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三) 加强塑料污染防治普法宣传
本市广泛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实施方案》宣贯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积极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对本领域涉及“禁限要求”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大力开展宣贯培训,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如市生态环境局、市科协等部门推动联合利华和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展企业可持续项目——“清塑行动”,有效的助力了塑料循环经济发展。
(四) 强化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
市绿化市容局积极推进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制定了《两网融合体系建设导则》以重构本市可回收物的回收体系。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个,中转站201个和集散场10个,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7500余吨/日,其中废塑料类约占17%。全市16个区均制定出台了低价值可回收物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促进对杂塑类等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目前,全市已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置全覆盖管理体系,大大提升了废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的能力。
二、关于本市塑料污染防治的工作计划
虽然本市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正如提案中所指出的,塑料污染治理一直是个世界难题,“限塑令”虽然已推行十年有余,在生产、消费、流通与末端处理等环节本市仍然存在短板。结合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情况和今年塑料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安排,本市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落实方案要求,加强执法监督
本市各部门将根据2021年塑料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的要求积极推进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工作。一是本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超薄塑料购物袋、超薄农用地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好不主动提供限制性使用的一次性餐具的执法监管。二是为持续推进废塑料加工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本市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经信等多个部门将采取联合执法等形式,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持续推进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整治。三是加强涉塑违法线索数据的共享,本市市场监管、商务等多个部门在执法工作中共享监管数据,为做好本市各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搭建良好的信息基础。
(二) 加强政策扶持,提升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市经济信息化委将废塑料等资源综合利用纳入本市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的用地规划,在确保企业环保达标、技术装备先进性的同时,搭建适合相关企业长期发展的产业基地。市绿化市容局持续健全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体系,鼓励源头试点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对特定区域或单位内部公共区域的可回收物投放容器投口进行改造,或细化可回收物投放容器(对塑料类可回收物试点单独回收),并将该项列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的加分项,提升属地的积极性。
(三) 加强法规宣贯,提升普法水平
本市将持续加大政策宣贯力度,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培养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禁塑意识和环保理念。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职责融入各项执法活动中,强化执法中的精准普法,将执法办案过程转化为法规普及过程。在宣贯过程中,积极发掘、宣传一批典型单位、做法和模式,大力培育全社会参与“禁塑”行为。
(四) 建立跟踪机制,定期开展评估
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机制办公室将定期汇总各领域、各区塑料污染防治的工作推进情况,并印制工作简报。今年,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各领域、各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跟踪,开展实地调研和抽查,统筹评价各领域和各区相关任务落实情况。
感谢您对本市塑料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监督和支持!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