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 | 新东方学子走进环境一线 了解空气监测预报 探索电子垃圾处理
时间:2022-04-03 作者: 来源:
空气质量如何监测,如何预报?空气质量监测又要用到哪些科学仪器?生活中的电子设备废弃后会去到哪里?平时接触使用的电子设备中又都由什么材料组成呢?
带着这些问题,7月23日,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负责组织实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华环保基金会支持的“走进环境一线 共卫绿水青山”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在西安举行。活动组织来自新东方的优秀学子参与,旨在让学生们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开展科学实践和科学学习,进一步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生态文明意识。

学生们首先来到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参观,分别走进采样、监测实验室,通过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的介绍现场学习环境空气质量级别,观察天气实景与颗粒物样本,对空气质量的等级区分和监测分析仪器的用途及原理有了初步认识与了解。
离开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学生们乘车抵达咸阳市礼泉环保再生产业园,走进陕西九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科普展厅听取关于电子垃圾处理的知识介绍,实地参观了企业电子垃圾处理中心拆解流水线。据了解,全球每年约5000万吨电子垃圾中,只有650万吨资源进行了回收,绝大多数电子废品都进入了掩埋场。未经分类的电子垃圾,在进行统一填埋、焚烧处理时,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通过此次在企业体验参观,学生们呼吁一定对电子有害垃圾进行规范分类投放和正确处置 。
随后,学生们统一前往陕西安信显像管循环处理应用有限公司,这里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电子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企业之一。走进企业,学生们依次参观了科普展厅、处理车间并聆听了专家讲座。参观过程中,企业组织学生们开展了手机拆解体验,通过亲自体验拆解过程,对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概念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刻的了解,拆解下来的手机配件重新组装成了电子工艺品,成为了学生们此行的活动纪念品。
通过参观和听取工作人员讲解,学生们了解到了废弃荧光灯管因含有汞,是常见的家庭源危险废物之一,是垃圾分类中“有害垃圾”的重点品种,为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伤害,对它的收集、运输及处理全过程均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活动结束之际,学生们表示深深体会到了电子垃圾正确安全处置的重要性,认为一定要做好垃圾分类,最大程度将废弃物品回收再利用,携手为建立美好生活家园做出努力!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