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污染事件 > 正文

中国海洋科考船从“跟跑”到“领跑”

时间:2023-11-10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洋科学家和工程学者秉承独立自主和创新精神,由最早开展海洋调查时的“望洋兴叹”,到进入21世纪后的“百舸争流”,我国的海洋科考装备摸索出了一条从“跟跑”和“并跑”到“领跑”的创新之路。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奠定了我国海洋科学技术事业的基础

  这个时期我国建造了第1艘2500吨级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号、3000吨级综合调查船“实践”号,以及分散到各海洋调查研究机构的首艘“向阳红”“远望”“实验”“科学”“探索”“曙光”“奋斗”“中国海监”系列的科考船。这一代科考船承担了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近海海洋调查与专项研究,奠定了我国海洋科学技术事业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

  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奠定了装备基础

  这个时期国内科考船发展相对迟缓,除自主研制的“东方红2”号、“远望3”号和“远望4”号外,仅有从国外购买并改装的“大洋一号”和“雪龙”号。但这个时期的科考船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奠定了装备基础。

  ■2010年至今

  “质”和“量”的高速发展期

  2010年至2021年,我国新建改建海洋科考船的数量达到32艘,涌现出一大批世界先进水平的科考船。25000吨级的“远望7”号圆满完成“天宫二号”、“嫦娥四号”、北斗卫星等21次海上测控任务;国内首艘、世界第4艘获得水下辐射噪声最高等级证书的海洋综合科考船“东方红3”号挺进国际主流科考船行列;全世界第1艘六缆高精度、短道距地震电缆三维物探船“大洋一号”使我国站上了国际海洋物探领域船型技术的制高点;全球首艘具备艏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成功首航南北两极,填补了我国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国内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实现了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轮缘永磁侧推、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等多项新技术的集成创新。


原文链接:https://sthjt.fujian.gov.cn/zwgk/ywxx/hyhjgl/202303/t20230322_613509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