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环境防治 > 正文

龙岩紫金山金铜矿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时间:2023-11-10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近年来,紫金山金铜矿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坚持“开发一片、稳定一片、治理一片、成效一片”的原则,对矿区的堆场、废渣、边坡等进行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植物园的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的对比照片

  一是创新研发植被恢复技术。为解决金矿尾渣废弃地生态恢复问题,紫金山进行了不同废弃地治理模式的试验,成功研发“分层治水、截短边坡、土壤改良、植物选择”的工程与生物措施并举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

  

  二是坚持边开发边治理生态修复模式。采取工程措施跟生物措施相结合的一种模式,优先进行水路的建设,建设完成后第一年会先种草,第二年再种树,然后逐步进行养护。紫金山金铜矿植物园于2012年6月竣工,共种植适合紫金山矿区的植物135种,其中乔木品种52个。目前,紫金山植物园分为休闲广场区、观景平台区、引种植物区等园区,成为紫金山集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园区。

  

  三是因地施策开展植被修复。植物园植被修复是紫金山金矿尾渣废弃地的典型案例,但随着铜矿的开发,在矿区逐步形成了含铜酸性终了边坡。由于铜矿石会酸化,导致铜矿区域植被恢复难度增大。为解决这个问题,紫金矿业集团成立了排土场生态恢复治理课题组开展铜矿渣堆场修复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此外,紫金山金铜矿在开发过程中,也积极开展露采场等终了边坡的生态修复。这些边坡坡度在45度以上,并且岩石中含硫,植被恢复难度更大。紫金山金铜矿经过多种试验,最终确定采用“防腐蚀挂网材料,物理隔离酸性边坡,增加边坡中和改良层,选用生态棒防护技术,根据坡面的情况,按适用性选择湿喷与干喷进行喷播”的治理方案,对露采场等终了边坡进行治理,并逐步取得成效。


原文链接:https://sthjt.fujian.gov.cn/zwgk/ywxx/stbh/202303/t20230330_614083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