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深入攻坚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宋军
眼下正是候鸟迁徙季,成群结队的天鹅、鹳、大鸨等珍稀鸟类陆续来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冬日的黄河口增添了一抹灵动。在近日开展的“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国际观鸟季活动中,20支由各地观鸟组织代表组成的参赛队,在两天35个小时里共记录了175种鸟类。以水为景、以鸟为媒,将黄河口观鸟活动精心打造成生态文明与文旅深度融合的一张靓丽名片,这是山东省东营市持续加大湿地与鸟类保护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生动实践。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云龙介绍,今年以来,东营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按照“提质量、强生态、惠民生、促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坚持系统谋划部署,先后印发《东营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20条措施》《东营市2023年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修订《东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深化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突出重点行业、企业、环节治理,持续推进“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累计帮扶石化、化工、橡胶等企业72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市纳入全国碳市场的20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提前65天完成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成为全省首个履约率达100%的市。
持续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常态监管消除问题隐患,在全市157家重点涉水企业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仪器、37个断面安装自动监控设备,打造“企业自动监控+断面在线监测+人工常态监管”一体化平台。围绕污水处理厂管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方面,开展冬春季水质保障提升行动、汛前河湖水质超标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积极推动治水工程建设,对46个涉水项目实行“清单制部署、项目化推进、一张图监管、动态化评估”。有序推进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全市10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
确保土壤环境保持安全稳定,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及时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对全市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专项检查,涉及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率达到100%、有毒有害物质报备达到100%。
全力防范环境风险隐患,加强危险废物管控,全面完成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强化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开展东营市危险废物“百日攻坚”行动,排查工业企业、重点场所2186个。坚持危险废物分级分类和规范化管理,有序推进涉废问题点位治理。系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源头减量项目、“无废油田”建设等重点工作列入全省2023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计划。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实现对放射源全覆盖实时监控。
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护航绿色低碳发展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不断强化源头治理,深挖减排潜力,积极优化审批服务,扎实推进“四减四增”和环保治理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衔接、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与搬迁入园、淘汰落后产能等多种举措,进一步拓宽污染物排放指标替代来源渠道及总量指标替代空间。2022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削减量分别为5560吨、600吨、3851吨和4056吨,超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完成494家排污单位初始排污权的核定工作,完成9笔新、改、扩建新增排污指标交易业务,交易总金额620余万元。
积极构建排污许可证质量“源头把控、过程管理、事后监管”的全闭环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间,截至今年10月底,已全部按时完成排污许可“双百”审核任务。专门出台服务一季度“开门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7条措施,截至目前,开展环评的市、县重点项目525个,已完成审批498个,全市已开展环评的82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环境审批77个。
全市新一轮“四减四增”目标共15项,已达到要求7项,正常推进8项。2023年重点任务已完成22项。牵头组织谋划92个水、大气、土壤(废)污染治理项目。在今年山东省对各市开展的新一轮“四减四增”自评估中,排名居全省第六位。
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筑牢环境安全防线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础,常态化开展日常监管和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充分发挥数据信息在监管执法中的支撑作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综合执法行动,随机抽查企业22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落实正面清单制度,91家企业列入执法正面清单,通过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等非现场方式开展帮扶执法860余家(次),非现场环境执法应用比例达32.52%。建设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基地,常态化开展实战演练,执法水平不断提升,在2023年全省执法大练兵比武中,收获5个奖项,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支队斩获得团体全省第二名。
加强信息化支撑作用,做好环境质量数据分析和发布,完成每日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每周县区空气优良率排名、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分析等工作,形成各类报告340余份。生态环境一体化监管指挥体系建设全面收官,11个软件应用系统入驻“山东通”平台,4个微型水质监测站及10台噪声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全市生态环境态势感知、数据共享利用和业务系统协同能力进一步提升。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今年1月—11月,全市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6件。持续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开展“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活动8次,送法入企6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册1000余册。
下一步,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统筹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美丽东营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312/t20231207_45730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营样板”
>>下一篇:“有味的订单我们不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