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焦点暗访 > 正文

大众日报客户端:如何衡量生态产品价值?山东积极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时间:2023-12-17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12月1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山东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丰富“两山”转化路径、提升“两山”转化质量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

  多措并举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培育绿水青山。以“两山”理念为指导,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任务,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效保护了“绿水青山”,真正实现了由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的根本性转变。2022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6μg/m3,较2017年改善33.3%;优良天数比例73.2%,较2017年提升8.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从2017年的12.4天下降至2022年的3.5天,降幅高达71.8%;全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0%,较2017年改善27.6个百分点。

  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交易机制,推动“两山”转化效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让绿水青山价值化,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如蒙阴县开展县乡村三级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建立了全省首个县级GEP核算平台,推动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度量难”问题;搭建“绿色银行”交易平台让绿水青山市场化,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惠民富民的增收点,打通了“生态”与“富民”转化通道。创新采用EOD项目模式,通过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关联产业项目组合开发,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益挂钩,拓宽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渠道,为“两山”转化提供了可能。

  创新绿色金融手段,将绿水青山转变成生态资本。绿色金融是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助推器。山东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绿色金融手段,如古树名木“生态贷”“GEP贷”“生态价值贷”等生态资产权益抵押方式,实现了生态资源价值化、市场化、金融化的赋值功能,使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生态红利,丰富了“两山”转化途径,高效推动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统筹发展与保护,提升“两山”转化能力。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自然资源保值增值。依托区域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特色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同时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真正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切实提升了“两山”转化能力。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mykhb/202312/t20231213_45852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