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客户端:山东已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12月1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山东已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二。
“根据国家创建规程和指标体系,制定我省国家级示范创建工作流程,明确重点工作,规范创建步骤。”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管言明介绍,山东对标国家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山东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山东省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为省级示范创建提供依据指南。
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有效支撑和补充。2020年,山东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命名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1个。
山东切实发挥示范创建指挥棒作用,引导创建地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把准入关口。申报地区在约束性指标必须达标的基础上,参考性指标也必须达标或者逐年提升。同时明确取消创建申报资格的重大情形目录,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底线。严格动态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全省所有命名地区的大气、水等核心环境质量指标进行排名通报,对处于全省后30名的地区点名批评,推动排名靠后的示范创建地区改善环境质量。明确退出红线。制定发布《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负面清单》,规定了给予警告或撤销称号的重大情形,建立起了常态化年度“退出”机制,对命名地区实现动态的监督管理。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作,加大成果宣传力度,展示和推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各类示范建设项目中的优秀实践案例,为建设美丽山东筑牢基础、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管言明说。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mykhb/202312/t20231213_45851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