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昆明这家基层环境监测站凭什么走上全国“舞台”?
近日,第十四次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在重庆召开,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安宁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马艳琼作为全国唯一来自基层站点的工程师在创新分会场进行专题分享。她为何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邀请,代表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安宁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进行分享?在现场,她又分享了什么内容?
在第十四次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分会场的分享中,马艳琼以安宁市水环境智慧实验室为主题,从项目建设背景、智慧实验室系统组成、成果运用及特色亮点等方面,向大会进行报告。之所以分享这个主题,与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安宁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探索推广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密不可分。
安宁市水环境智慧监测实验室是全省首个率先开展智慧监测建设的站点,通过智慧化改造,监测能力逐步提升,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示范案例。正因如此,马艳琼才有机会走上全国“舞台”展示云南在水环境智慧监测方面的“硬实力”。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安宁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2021年率先在云南省建成水环境智慧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由智能化采样、AI水检系统、数据应用平台3部分组成,运用于溯源排查监测、生态补偿监测、排污口普查监测、执法排查监测及专项排查监测等方面,填补了人工智能监测空白,弥补了手工实验室短板,助力水环境污染管控,提高了水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强化了水环境预警能力。安宁市水环境智慧实验室建成以来,承担了200余次污染溯源排查、406个排污口普查、36个生态补偿断面监测、100余次执法排查、5次环境应急监测及螳螂川流域专项排查等多项工作,每年获取数据6万余个,数据量是手工实验室的6倍以上,服务拓展到水务、农业、街道等多部门,辐射周边5个县区。
此次,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安宁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作为基层站点,走上全国“舞台”分享交流,不仅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安宁市水环境智慧监测实验室项目在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的肯定,也是对昆明市探索实践智慧监测有效模式和创新高度的认可,接下来,昆明市将以点带面,探索推广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成果,持续推进监测能力建设工作,以高水平生态环境监测助力高质量生态环境保护。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xxywzsdt/202401/t20240103_2366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