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心“无废乡村”建设赢得群众喝彩
一条游步道,串起游乐园、茶园、果园;道旁民居错落,飞檐翘角坡屋顶,古韵古色,掩映在绿树丛中。一幅秀美庐陵特色乡村画卷,铺展在眼前。
作为江西吉安市唯一荣获“无废乡村”的永丰县七都乡井心村,因四周山丘环围,地形狭窄,状如井形而得名;因“无废乡村”建设出彩,成为网红打卡地,赢得群众喝彩。
“以前村里污水横流,杂物乱堆,环境很差。”井心村原味农庄老板张忠华说。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如今通过“无废乡村”等系列建设,蜕变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和美乡村。
“从脏乱差村庄到‘无废乡村’,再到和美乡村,‘无废乡村’建设为秀美乡村建设注入一股源动力。”井心村党支部书记李育善说。
井心村“无废乡村”建设,外无经验可借鉴,内有群众思想抵触,怎么开展?“统一思想、找准抓手、见实见效,是打开‘无废乡村’建设突破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经过两年实践,李育善得出结论。
村干部挨家上门做工作,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宣传:线上,利用微信宣传“无废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举措,坚定群众“无废乡村”建设自觉;线下,开展“无废乡村”建设有奖竞赛活动,召开村民座谈会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不断拓展宣传覆盖面。
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无废乡村”建设怎么突破?李育善表示,井心村从群众身边的事抓起,选择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无废农业、乡村旅游等作为“无废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
50积分兑换一块肥皂,100积分兑换一袋口罩,720积分兑换一壶食用油……张贴在村乡风文明积分兑换超市醒目位置的《兑换政策明细一览表》公布了18种日常生活用品兑换标准。
“平时,村里群众将农药包装、农膜、塑料袋等废弃物积攒起来换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量,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李育善介绍,“现在废弃物都成了群众的宝贝。”
在强化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井心村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无废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减量化,实现零废弃。截至目前,村里建成有机茶叶园300多亩、大棚蔬菜400多亩,稻虾共作基地100多亩。
此外,井心村引进企业盘活闲置土地,高标规划建设井心博乐园,打造丛林穿越、真人CS、射击射箭、彩虹滑道滑草、网红秋千、旋转木马、水上乐园、户外拓展、研学旅行等项目,做大做强旅游经济。
“如今在家里,一年也能赚10余万元,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看准商机后,张忠华毅然回乡创业,将自家老房子改造成农家乐。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4/1/4/art_42067_47518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兵团辐射环境监督站积极推进辐射环境监测队伍能力建设
>>下一篇:新余市渝水环境监测站顺利通过CMA资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