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百家争鸣 > 正文

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处处长林文就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情况答记者问

时间:2021-05-06 作者: 来源:

  4月26日下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4月例行新闻通气会。会上,通报2020年度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处处长林文就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情况答记者问。

  中国报道:这次发布我看了有很多数据,我想了解一下这些数据怎么产生的?可以介绍一下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情况吗?谢谢。

  林文:感谢这位记者。我们数据通过建设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布点组织各地开展监测形成相关监测数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2017年3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我厅大力推进监测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监测网络和监测数据效益,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主要是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我省基本建成涵盖大气、水、土壤、海洋、噪声、生态、污染源等要素的生态环境监测质量基础网络。其中,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在港口、交通干线、农村也建设空气监测站。地表水监测断面覆盖所有区县、一级支流、市县饮用水源、主要工业园区以及考核断面,国考和省考断面实现自动监测全覆盖。土壤环境监测点位覆盖农用地、林地、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主要农产品产地、污染行业企业及其周边地区等。加强“陆海统筹”,开展了海水环境质量监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重点海水浴场、海漂海滩垃圾和海洋微塑料等监测。运用卫星遥感手段开展生态状况监测与评价。对重点排污单位开展执法监测,强化排污单位监管能力。

  二是预报预警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在全国率先建成大气复合污染成分监测网开展颗粒物和臭氧污染追因溯源。建成华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具备未来10天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建成广东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预警平台,全省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联网,部分水站除国家要求的常规监测指标外,部分站点还增加了石油类、蓝绿藻、叶绿素、重金属及综合毒性等预警特征指标。运用物联网技术完成气站和水站智能化建设。

  三是初步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按照“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部署,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初步实现全省环境监测业务分散向集中、数据要素分割向共享转变。通过生态环境监测业务云平台迁移、综合管理平台统一门户建设,集成整合现有监测业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全省空气、水、噪声、土壤等污染源监测数据实现统一归集。

  下一步我厅将加强全省统筹,不断优化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更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