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修订前后有哪些变化?丨黑土地保护周
《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修订前后有哪些变化?一起来看
《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
一、保护范围与定义
新 | 旧 |
扩大了黑土地保护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黑土耕作层,还将与之相关联的黑土层及生态环境纳入保护范畴。对黑土地的定义更加明确,强调了其独特的土壤特性、生态功能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 保护范围相对狭窄,主要关注黑土耕作层的保护。对黑土地的定义较为简单,未能全面反映其生态价值。 |
二、政府职责与协调机制
新 | 旧 |
明确了各级政府在黑土地保护中的职责,加强了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机制。建立了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保护工作。 | 政府职责较为模糊,缺乏明确的协调机制。各部门间存在职能重叠和空白,影响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
三、土地利用与监管措施
新 | 旧 |
加强了对土地利用的监管,严格限制非农用地占用黑土地。推行土地轮作休耕制度,促进土壤恢复。同时,建立了黑土地质量监测体系,实时监控土地变化。 | 土地利用监管相对宽松,未能有效遏制黑土地非农化趋势。缺乏系统的土地质量监测机制。 |
四、生态保护与修复手段
新 | 旧 |
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保护区等。加强了对污染源的管控,推行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 生态保护措施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对污染源的管控不够严格,生态修复手段有限。 |
五、资金投入与使用监管
新 | 旧 |
加大了对黑土地保护的资金投入,明确了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向。建立了资金使用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有效。 | 资金投入不足,使用监管不够严格。存在资金挪用和浪费现象。 |
六、违法行为与处罚规定
新 | 旧 |
对违法行为进行了详细列举,并提高了处罚力度。对破坏黑土地的行为,实行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 | 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较轻,未能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
七、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
新 | 旧 |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黑土地保护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黑土地保护知识,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 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方面缺乏具体规定和措施。 |
八、实施效果与监测评估
新 | 旧 |
建立了黑土地保护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保护策略,确保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缺乏系统的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机制,难以对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
原文链接:http://sthj.hlj.gov.cn/sthj/c111947/202405/c00_3173788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二季度何家沟水质怎么样?省厅直击现场
>>下一篇:当省厅督导组来到畜牧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