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生态环境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纪通报 > 正文

2022年3月3日生态环境部关于中国海油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陕西-山西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时间:2022-03-25 作者: 来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部拟对中国海油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陕西-山西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3月3日-2022年3月9日(5个工作日)。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安门大街82号

  邮编:100006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联系电话

  1

  中国海油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陕西-山西段)项目

  陕西省、山西省

  中国海油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中环博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陕西-山西段)项目起自陕西省榆林市神木首站(含),途经陕西省榆林市和山西省吕梁市,止于山西省吕梁市康宁压气站(不含)。工程全长74.1公里(陕西17.5公里,山西56.6公里),设计管径为813毫米、压力8兆帕、输送能力20亿立方米/年。工程沿线包括1座清管站,3座监控阀室,依托现有2处维抢修机构。管道主要采用埋地敷设方式,一般地段管顶埋深不小于1.4米。

  工程总投资10.03亿元。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1)生态。工程经过区域以晋陕黄土高原和吕梁山地为主,工程实施将穿越陕西黄河湿地等生态敏感区,施工期可能对敏感区植被和保护动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主要保护措施:严格落实各类环境敏感区管控要求,采用定向钻等无害化方式穿越黄河湿地等敏感区,禁止在环境敏感区内排污倾废以及设置竖井、施工营地、弃渣场、泥浆池等。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做好施工期表土剥离、堆放及回用,及时实施生态修复或复耕。加强施工区域的生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安排或采取相应保护措施。(2)环境风险。项目存在煤层气泄漏及火灾等安全事故引发次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风险。主要保护措施:优化管道路由,尽量远离居民区和环境敏感区。穿越敏感区和邻近居民区管段提高设计等级,增加管道壁厚和埋深,加强管道防腐,全线采用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加强运营期维护管理,定期进行管道壁厚和内腐蚀检测,提高环境敏感区和居民密集区巡线频次。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有关部门联动,开展应急演练。(3)水环境。工程共穿越3条黄河水系的河流,施工废水、施工泥浆、生活污水等若直接排放,将对地表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工程不穿越地下水水源保护区,5处分散式水源井附近管段均以开挖方式穿越,管道埋深位于地下水位之上,正常情况下不会影响水井水质。主要保护措施:加强施工期管理,妥善收集处理各种污废水,严禁向水体排污;施工期泥浆池设计保证余量,施工结束后做好施工场地清理;管道清管、试压水采用沉淀处理后用于远离河道区域的绿化及降尘,防止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施工场地设置移动式厕所,污水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泥浆池进行防渗处理,做好站场运营期固废临时堆放区、污水处理区等防渗、防漏措施,防止泄漏进入地下水。运营期站场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对站场污水处理站等区域实施分区防渗。(4)其他。工程实施还将产生扬尘、噪声、固废等污染。主要保护措施:施工现场设置围挡,采取苫盖、洒水等抑尘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工艺;合理布置站场工艺设备,站场分离过滤等选择低噪声设备,超压放空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地方环卫部门处置,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公众参与:建设单位依法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2021〕1257号文件对项目进行核准。

  010-6564618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生态环境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