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头市推动空气及水环境质量整改提升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3月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预警和通报后,包头市政府认真贯彻孟凡利书记系列批示指示精神,把推动水环境问题整改,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当前市政府一项中心工作狠抓落实,各地区、部门全力推进落实。
(一)市政府迅速部署推动。主要领导、各相关分管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先后主持召开市生态环境委员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和专题会议部署落实。张锐市长每周听取一次进展情况汇报,各分管副市长多次赴实地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逐项任务、逐项工程分析进度,压实责任。包头市政府督查室将大气、水污染防治任务清单列入全市重点督办台账,实行挂图作战、定期调度,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二)相关部门扎实跟进落实。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清单》《水污染防治任务清单》,明确大气7方面21项重点任务和水4方面20项整改措施,同步还制定了《包头市2021年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全部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地区(单位)、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向10个地区、10个部门、3家企业下达任务书。建立了空气质量通报制度,坚持日通报、周排名,将全年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按月分解到各旗县区和街道社区,并进行考核。成立了断面水质整改督导组,开展现场巡查督办10次,编发通报4期,每日对断面水质进行采样监测。向地区、部门、企业发出预警提醒3批次,下达督办单12份,进一步细化任务措施和时间节点。正在制定全市环境问题自查工作方案。同时推动包钢、神华等企业实施了投资24亿元60项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和投资29亿元14亿元水治理工程。包头市发改委积极推进包铝“公转铁”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包头市工信局加快推进大安、吉宇钢铁等4家企业搬迁,制定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年内完成电石类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包头市住建局成功申报国家北方清洁取暖试点,制定了2021年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年内推动完成约9万户居民改造任务。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管控,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32份。包头市执法局正对拆迁工地进行摸排并实施动态管控,建成区主次干道每日洒水频次不低于2次,沙尘天气期间进一步加密洒水频次。下发了《关于严禁露天焚烧垃圾、秸秆的通知》,对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区域加大日常网格化巡查力度。包头市交通局出租车更新为使用清洁能源或新能源,年内计划更新出租车3825台,目前已更新1279台。包头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开展油品质量监督抽查。包头市公安局持续巩固高污染车辆400平方公里禁行管控,设置46面禁行标志,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37次,严查高污染车辆驶入禁行区和排放不合格车辆。加强烟花爆竹禁放管控。包头市农牧局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达到85%。水环境问题整改方面,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包头水务局和九原区、高新区推动完成四道沙河入黄口、昆河三艮才入黄口周边环境的应急整治。包头市住建局对排查出的四道沙河、昆河上游52处混接点位移交昆区、青山区、高新区和市政局、排水公司进行整改,已完成整改38处。包头市水务局组织开展了四道沙河河长巡河。包头市水务集团加强尾闾管线运行管理,对发现的违规排水完成封堵,同时加强泵站的日常维护和上游污水厂的管理,推进二道沙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预计6月份实现调水6万吨/日。
(三)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取得阶段性成效。在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改善幅度排名第一),截至5月8日,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优良天数比例由一季度的71.1%提升至74.2%,PM2.5浓度由42微克/立方米下降为37微克/立方米,综合指数由4.82下降为4.09。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由一季度的93位提高到82位,尽管是包头市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但在自治区的排名仍然靠后。四道沙河入黄断面水质由此前的劣五类改善为四类,国家采样监测结果显示,氨氮指标浓度由8.08毫克/升下降至0.93毫克/升。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1-4月氨氮浓度均值为4.51,仍超出年均四类水质目标2.01倍。需持续加大治理力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空气质量受沙尘天气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受蒙古国沙尘天气传输影响包头市沙尘天气多发,截至5月7日达到24天,远远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导致PM2.5、PM10浓度升高。在这种特殊气象条件下,需要在扬尘污染治理方面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针对裸露渣土堆、土方清理等全面进行苫盖,对施工工地、渣土堆清运、道路运输等各类扬尘污染加大执法力度。
二是四道沙河、昆河水质改善不稳定。受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尚未完成、沿线雨污管网私接混接、雨污水混排等影响,四道沙河科技路盖板涵处污水溢流、雨污混排情况依然存在,昆河上游泵站仍存在雨污混排现象,加之受到河道底泥影响,入黄水质存在超标隐患。
四、下一步措施
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系统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深入落实孟书记批示指示精神,对标对表自治区预警提醒和第二轮中央典型案例通报问题,举一反三,迅速制定自查方案,各地区、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涉及本领域、本地区的环境问题摸排,全面梳理各类环境问题,建立台账清单,按照“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系统治理”的原则,逐项推进落实。同时,紧盯已经明确的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持续加大调度督办力度,由包头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各相关地区、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包头市政府督查室实行挂账督办、专项督查,每半月通报一次进展情况,推动各项任务和整改措施切实落实落地。
二是坚持统筹推进,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对施工工地、拆迁工地、裸露渣土堆、道路扬尘的常态化执法监督,建设全市建筑施工工地可视化、智能化的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加快边、死角绿化,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城区机械化清扫率由74%提高到80%,县城由60%提高到65%。全力推进北方清洁取暖改造,入冬前主城区消除居民使用散煤的现象,年底前城区、县城清洁取暖率达到90%。实施投资24亿元60项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工程,全面启动包钢烧结、球团、高炉和转炉三次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回头看,持续加大烟花爆竹禁燃、露天禁烧等管控力度,进一步降低各类污染物排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和用能结构,统筹推动大安、吉宇、飞达、和发等企业的搬迁、整合、升级,完成电石行业、焦炭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持续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加大清洁能源供给,加快重化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各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包钢、亚新隆顺较自治区要求提前3年(2022年)完成超低排放治理,其他钢铁企业提前2年(2023年)完成治理任务。加大运输结构调整力度,持续推进包铝、希铝、一电“公转铁”项目建设,提升铁路货运比例;推动公交、出租、环卫等公共服务车辆全面绿色化、清洁化。
三是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护,稳步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年内完成昆河、四道沙河上游沿线雨污管网探测改造工作,有效减少雨污混排现象,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遏制新增违规私接、混接、错接雨污管线行为的发生。立即启动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按照河长制分工区段,加快完成昆河下游河道、四道沙河改道处、四道沙河赛罕塔拉公园段等区段河道底泥清淤。推动投资29亿元14项水治理工程加快建设,6月底前完成包钢酚氰废水深度治理,8月底前完成神华煤化工外排废水脱盐提标改造,6月底前完成二道沙河生态治理项目+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实现尾闾排口水量达标。系统制定全市水资源利用、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和配套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城市雨污管网建设与改造,启动全市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技改工作,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生态景观等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加快完成“万水泉污水处理厂—滨河新区段”、希望园区等重点再生水管网工程建设,四道沙河入黄断面人工湿地生态治理,加快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有效改善水环境、逐步恢复水生态、强力保障水安全。
>>上一篇:自治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开展“三问”调研活动